2024年高职单招《语文》每日一练试题10月04日

聚题库
10/04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首联描绘出一幅山中拂晓的画面:秋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  </p><p>答 案:错</p><p>解 析: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写出秋天的傍晚,刚下过一阵细雨,空气清新、幽静,山居住所笼罩在一片烟雨迷离的氛围中。故错误</p><p>2、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所使用的识字读本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弟子规》。  </p><p>答 案:对</p><p>解 析:我国古代儿童启蒙教育都是从《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开始。然后是《六言杂字》,《增广贤文》,《教儿经》,《童蒙须知韵语》,《名贤集》,《弟子规》,《小儿语》,《神童诗》,《四言杂字》,《劝报亲恩篇》,《四季雨晴星歌》,《朱子治家格言》,《二十四孝》。</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对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发现是我,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②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③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④他的脸色跟纸张一样白。  </p><ul><li>A:①比喻②反问③排比④比喻</li><li>B:①夸张②设问③排比④比喻</li><li>C:①比喻②反问③排比④夸张</li><li>D:①比喻②反问③夸张④夸张</li></ul><p>答 案:C</p><p>解 析:①比喻,把“头”比作“拨浪鼓”。②反问,答案在问句中,意思是:像这样的老师,我们喜欢她,愿意和她亲近。③排比,“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排比。④夸张,“他的脸色跟纸张一样白”,形象上夸张。故选:C。</p><p>2、下列人物不属于《鸿门宴》的是()  </p><ul><li>A:项羽</li><li>B:刘邦</li><li>C:张良</li><li>D:荆轲</li></ul><p>答 案:D</p><p>解 析:《鸿门宴》中分为两派,领导人分别为刘邦和项羽,二人是对手。刘邦派:1、刘邦(沛公)2、张良(刘邦谋士,曾有恩于项伯)3、樊哙(刘邦骖乘)4、曹无伤(刘邦左司马,背叛刘邦,向项羽告密)项羽派:1、项羽2、范增(项羽军士/亚父)3、项庄(项羽堂兄,宴会上舞剑,意在刘邦)4、项伯(项羽叔父,与刘邦约为婚姻)项羽的称呼:1、范增称呼项羽:竖子/君王2、张良/樊哙称呼项羽:大王3、刘邦称呼项羽:将军</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有()  </p><ul><li>A:还书用语:大作拜读完毕,兹原物璧还。</li><li>B:请柬用语:6月16日是小女满月之喜,本人略备菲酌,敬请各位光临……</li><li>C:情景对话:“令郎贵庚?”“犬子今年14岁。”</li><li>D:回函用语:如不出意外,本人届时定当拨冗出席。</li></ul><p>答 案:AB</p><p>解 析:选项C贵庚,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指敬辞,问人年龄。贵庚一般是对地位较高的人尊称,是客气的说法。通常情况下是对有一定年纪的人(三四十岁左右)用,对方年纪更大一些的用“高寿”。在这里对14岁的孩子使用,不得体。选项D中拨冗:(指对方)入于繁忙中抽出时间。冗,繁忙。释义:具有文言色彩的客套话,意思是说,请对方推开繁忙的工作,抽出时间来(做某件事情)。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p><p>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有()  </p><ul><li>A:古代帝王、诸侯所祭土神叫“社”,谷神叫“稷”,后来的“社稷”代表国家。</li><li>B:“臣本布衣”“往来无白丁”中的“布衣”“白丁”都指平民,前者指的是没有官职的人,后者指的是没有功名的人。</li><li>C:我国古代的“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岁寒三友”是指松、菊、梅。</li><li>D:“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用以陈述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如韩愈的《马说》,周敦颐的《爱莲说》。</li></ul><p>答 案:ABD</p><p>解 析: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岁寒三友指松、竹、梅。C错误,ABD正确。</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把文中括号中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br />(1)正直者,人之所贵,而君子之德也。<br />(2)夫为于可为之时则从,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br />(3)足以验世途之多隘,知实录之难遇耳。</p><p>答 案:(1)正直的行为,是人们所珍视的,是君子的德行。<br />(2)如果环境允许这么做就去做(直笔记史),如果环境不允许这么做却做了就会凶险。<br />(3)(人们从中)足够用来得知世道的艰辛,也了解了实录的难能可贵了。</p><p>解 析:第(1)句是判断句,注意翻译出判断语气。第(2)句重点是虚词的用法。第(3)句是一个长句,“足以”统辖到句末。</p><p>2、解释下列句子中词的意思。(1)无风的世界了无声息,只有明媚的阳光照耀着古希腊这些苍老而洁白的石头。<br />了无声息:()<br />(2)甚至叫我们想起爱琴海的名字来源于爱琴王——那个悲痛欲绝的故事。<br />悲痛欲绝:()</p><p>答 案:(1)了无生息: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2)悲痛欲绝:悲哀到了极点。</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纤云弄巧,飞星传恨,()。</p><p>答 案:银汉迢迢暗度</p><p>2、指出下列句中“之”的用法。<br />①郯子之徒________<br />②余是以记之________<br />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________<br />④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________<br />⑤蚓无爪牙之利________<br />⑥顷之,烟炎张天________</p><p>答 案:①代词“这”②代词“这些”③助词“的”④主谓之间助词⑤定语后置的标志⑥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