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
>二级
>精选习题
>2024年公共营养师《三级》每日一练试题09月30日
2024年公共营养师《三级》每日一练试题09月30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营养性贫血就是指缺铁性贫血。()</p><p>答 案:错</p><p>解 析:营养性贫血包括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p><p>2、河豚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p><p>答 案:对</p><p>解 析:河豚毒素是毒性很强的神经毒素,摄入0.5mg纯品即可置人于死地。</p><p>3、只要消化功能正常的病人就可以吃普食。( )</p><p>答 案:错</p><p>解 析:暂无</p><p>4、体内处于铁减少期时储存铁减少,血红蛋白下降。()</p><p>答 案:错</p><p>解 析:体内缺铁的第一阶段为铁减少期,体内储存铁减少,血清铁浓度下降,第三阶段时血红蛋白下降。</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调查表编制的基本原则不包括()。</p><ul><li>A:相关性</li><li>B:全面性</li><li>C:适宜性</li><li>D:专业性</li></ul><p>答 案:D</p><p>解 析:调查表编制的基本原则包括相关性、客观性、适宜性、全面性、设计合理性和可比性。</p><p>2、维生素C负荷实验是在受试者口服维生素C后收集()h内的尿做测定。</p><ul><li>A:5</li><li>B:4</li><li>C:3</li><li>D:2</li></ul><p>答 案:B</p><p>解 析:维生素C负荷实验:受试者口服维生素C500mg,收集随后4h尿做总维生素C测定,若排出大于10mg,为正常;若排出小于3mg,表示缺乏。</p><p>3、下列不属于维生素A缺乏表现的是()。</p><ul><li>A:血清视黄醇含量低于0.35μmol/L</li><li>B:生理盲点缩小</li><li>C:眼结膜杯状细胞消失</li><li>D:尿液上皮细胞超过3个/mm3</li></ul><p>答 案:B</p><p>解 析:维生素A缺乏时生理盲点扩大。</p><p>4、不属于数据库基本结构的是()。</p><ul><li>A:原始数据</li><li>B:概念数据层</li><li>C:数据共享</li><li>D:逻辑数据层</li></ul><p>答 案:C</p><p>解 析:数据库的基本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原始数据、概念数据层和逻辑数据层。</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下列食物中含维生素B2较多的有()。</p><ul><li>A:蛋类</li><li>B:奶类</li><li>C:肝脏</li><li>D:肉类</li><li>E:蔬菜</li></ul><p>答 案:ABCD</p><p>2、评价食物脂肪或者油脂的优劣,除其风味和必需脂肪酸含量外,其他一些成分也值得关注,如()。</p><ul><li>A:维生素E</li><li>B:胆固醇</li><li>C:植物固醇</li><li>D:反式脂肪酸</li><li>E:色素</li></ul><p>答 案:ABCD</p><p>3、人体热能消耗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p><ul><li>A:运动减肥</li><li>B:抽脂减肥</li><li>C:基础代谢</li><li>D: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li><li>E:活动</li></ul><p>答 案:CDE</p><p>4、膳食调查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p><ul><li>A:称量法</li><li>B:查账法</li><li>C:24小时回顾法</li><li>D:平衡代谢法</li><li>E:化学分析法</li></ul><p>答 案:ABCE</p><p>解 析:膳食调查通常采用下列几种方法。<br />1.称量法(或称重法) 系对某一伙食单位(集体食堂或家庭)或个人一日三餐中每餐各种食物的食用量进行称重,计算出每人每天各种营养素的平均摄入量,调查时间为3~7天。其步骤包括:①准确记录每餐各种食物及调味品的名称;②准确称取每餐各种食物的烹调前毛重、舍去废弃部分后的净重、烹调后的熟重以及吃剩饭菜的重量:③计算生熟比,生熟比;生食物重量/熟食物重量;④将调查期间所消耗的食物按品种分类、综合,求得每人每日的食物消耗量;⑤按食物成分表计算每人每日的营养素摄入量。 <br />2.记账法(或查账法) 对建有伙食账目的集体食堂等单位,可查阅过去一定期间食堂的食品消费总量,并根据同一时期的进餐人数,粗略计算每人每日各种食品的摄取量,再按照食物成分表计算这些食物所供给的能量和营养素数量。记账法简便、快速,但不够精确。<br />3.询问法 即通过问答方式来回顾性地了解调查对象的膳食营养状况,这种方法的结果不够准确,仅是在无法用称重法和查账法的情况下才使用。成人在24小时内对所摄入的食物有较好的记忆,一般认为24小时膳食的回顾调查最易取得可靠的资料。经过询问获得由调查单位或对象提供的每一个24小时内的膳食组成情况,据此进行估计评价。<br />4.化学分析法 是收集所调查对象一日膳食中要摄入的所有主副食品,通过实验室的化学分析方法来测定其能量和营养素的数量和质量。此法要求高,分析过程复杂,除非特殊需要一般不做。</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下面是<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150.html" target="_blank">公共营养师</a>采用对某机关食堂2007年11月15日一天的情况进行的膳食调查后填写的食物量登记表。<br /><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2021-12/61baac6b17472.png" />
(1)计算11月15日就餐人日数。
(2)计算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p><p>答 案:(1)早餐餐次比=43200÷(43200+76800+28800)=29.03%;
中餐餐次比=76800÷(43200+76800+28800)=51.61%;
晚餐餐次比=28800÷(43200+76800+28800)=19.36%;
就餐人日数=60×29.03%+80×51.61%+45×19.36%=67人日。
(2)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kcal)=实际消耗量÷总人日数=(43200+76800+28800)÷67=2220.9kcal。</p><p>2、怎样应用中国居民膳食宝塔评价被调查者的膳食模式?</p><p>答 案:膳食结构是指各类食物的品种和数量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根据膳食中动物性、植物性食物所占不同比重,以及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作为划分膳食结构的标准,可以将世界不同地区的膳食结构分为:动植物食物平衡的膳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和地中海膳食结构。(1)膳食结构的分析根据被调查者24h膳食调查结果,计算五类食物,即谷类,蔬菜和水果类,鱼、禽、肉、蛋类,奶类和豆类,以及油脂类食物的摄入量。然后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提出的理想膳食模式进行比较,对被调查者的膳食结构进行分析评价。<br />(2)膳食结构评价的依据与方法<br />①膳食模式评价的依据是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br />②评价方法:根据24h膳食调查结果将食物按9类进行分类,统计各类食物的摄入总量。将被调查者的劳动强度按低、中、高的不同水平与平衡膳食宝塔建议的不同能量膳食的各类食物参考摄入量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各类食物摄入量是否满足人体需要。</p><p>3、对于食物成分表上没有的食物,得到其营养素含量的方法有哪些?</p><p>答 案:食物成分表上没有的食物,得到营养素含量的方法主要有3种:第一,实际测定其含量;第二,找相似的食物替代;第三,找相关文献报道或外国食物成分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