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风险管理》每日一练试题09月30日

聚题库
09/30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信用风险通常会影响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声誉风险通常会影响商业银行负债的流动性。 (  )</p><p>答 案:对</p><p>解 析:信用风险通常会影响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声誉风险通常会影响商业银行负债的流动性。</p><p>2、从量化方法看,标准法与基本指标法具有类似的特征,简单、线性,收入越高,操作风险资本要求越大。</p><p>答 案:对</p><p>3、恰当处理投诉和批评有助于维护商业银行的声誉。</p><p>答 案:对</p><p>解 析:恰当处理投诉和批评对于维护商业银行的声誉固然重要,但是商业银行不能将工作仅停留在解决问题的层面上,通过接受利益持有者的投诉和批评,深入发掘商业银行的潜在风险,才更具价值。</p><p>4、中央交易对手能够将所有交易对手的敞口汇总,进行双边净额清算,大大减少衍生产品交易的总体风险敞口。</p><p>答 案:错</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2014年3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敞口标准法》,以替代此前的();2018年1月银保监会发布《交易对手违约风险资产计量规则》,以替代原有的()  </p><ul><li>A:现期风险暴露法和标准法;现期风险暴露法</li><li>B:现期风险暴露法和标准法;标准法</li><li>C:标准法和内部模型法;标准法</li><li>D:标准法和内部模型法;内部模型法</li></ul><p>答 案:A</p><p>解 析:2014年3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敞口标准法》(SA-CCR)方法,用以替代现行的现期风险暴露法和标准法。2018年1月,银保监会发布了《交易对手违约风险资产计量规则》,中国商业银行也将采用SA-CCR方法替代现有的现期风险暴露法。</p><p>2、股票市场大概下跌以及货币市场大幅波动,属于()压力情景。  </p><ul><li>A:声誉风险</li><li>B:信用风险</li><li>C:市场风险</li><li>D:操作风险</li></ul><p>答 案:C</p><p>解 析:针对市场风险的压力情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利率重新定价、基准利率不同步以及收益率曲线出现大幅变动、期权行使带来的损失,主要货币汇率出现大的变化,信用价差出现不利走势,商品价格出现大幅波动,股票市场大幅下跌以及货币市场大幅波动等。具体压力情景的选择应考虑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的差异。</p><p>3、二项分布在风险管理中,假设随机变量X服从参数为n,p的二项分布,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p><ul><li>A:二项分布是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li><li>B:二项分布的数学期限E(x)=np</li><li>C:伯努利分布是二项分布的特殊情况</li><li>D:二项分布的方差D(x)=np(1-p)</li></ul><p>答 案:A</p><p>解 析:二项分布是描述只有两种可能结果的多次重复事件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309/0864fad6491b882.png" />  </p><p>4、下列对商业银行战略风险管理的表述,最不恰当的是()  </p><ul><li>A:商业银行正确识别来自于内外部的战略风险,有助于经营管理从被动防守转变为主动出击</li><li>B:有效的战略风险管理应当定期全面评估商业银行的质量,短期和长期目标</li><li>C: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技术性的风险参数对战略风险进行量化</li><li>D:商业银行“重前台,轻后台”的发展模式很容易积累战略风险</li></ul><p>答 案:C</p><p>解 析:战略风险评估与声誉风险相似,战略风险也是无形的,因此很难量化。</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2021年2月8日发布的《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办法(试行)》首次明确了声誉风险的四项基本原则,下列表述恰当的有()  </p><ul><li>A:前瞻性原则重点强调预防为主的声誉风险管理理念,要求加强研究、防控源头,定期对声誉管理风险及潜在风险进行审视,提升声誉风险管理预见性</li><li>B:四项原则从工作实际出发,统领行业声誉风险管理各项工作任务,体现了务实为本、解决问题、面向未来的监管理念</li><li>C:有效性原则明确了以公司治理为着力点,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业务条线,所有分支机构及子公司</li><li>D:匹配性原则要求机构进行多层次、差异化的声誉风险管理,与自身规模、经营状况、风险状况及系统重要性相匹配,并结合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变化适时调整</li><li>E:全覆盖原则指出声誉风险管理以防控风险,有效处置、恢复形象为声誉管理最终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防范及应对处置机制</li></ul><p>答 案:ABD</p><p>解 析:《声誉风险办法》首次明确了声誉风险管理"前瞻性、匹配性、全覆盖、有效性"四项重要原则: (1)前瞻性原则重点强调树立以预防为主的声誉风险管理理念,要求加强研究,防控源头,定期对声誉风险管理情况及潜在风险进行审视,提升声誉风险管理预见性。 (2)匹配性原则要求机构进行多层次、差异化的声誉风险管理,与自身规模、经营状况、风险状况及系统重要性相匹配,并结合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变化适时调整。 (3)全覆盖原则明确以公司治理为着力点,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覆盖各业务条线、所有分支机构和子公司,覆盖各部门、岗位、人员和产品,覆盖决策、执行和监督全部管理环节,同时应防范第三方合作机构可能引发的对本机构不利的声誉风险,充分考量其他内外部风险的相关性和传染性。 (4)有效性原则指出,声誉风险管理以防控风险、有效处置、修复形象为最终标准,建立科学合理、及时高效的风险防范及应对处置机制,确保能够快速响应、协同应对、高效处置声誉事件,及时修复机构受损声誉和社会形象。 四项原则从工作实际出发,统领行业声誉风险管理各项工作任务,既通用于不同类型机构,又为各家机构结合自身特点开展有效声誉风险管理留出空间,体现了务实为本、解决问题、面向未来的监管理念。  </p><p>2、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为完善银行审慎监管指标体系,巴塞尔协议Ⅲ引入了杠杆率指标。与资本充足率指标相比,杠杆率指标主要优点包括()。  </p><ul><li>A:逆周期调节作用</li><li>B:避免监管套利</li><li>C:计量相对简单明晰</li><li>D:避免资本套利</li><li>E:反映资本风险水平</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作为简单、透明、不具有风险敏感性的监管工具,杠杆率兼具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功效。 首先,杠杆率具备逆周期调节作用,能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和实体经济发展。 其次,杠杆率避免了资本套利和监管套利。 最后,杠杆率是风险中性的,相对简单易懂。  </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