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高起点《史地综合》每日一练试题09月28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以人物传记为主,编年纪事为辅,叙述了二三千年间的历史。《史记》所载史事的起止时间是()</p><ul><li>A:黄帝至秦始皇</li><li>B:黄帝至汉武帝</li><li>C:汉高祖至汉武帝</li><li>D:汉高祖至王莽</li></ul><p>答 案:B</p><p>解 析:本题考查西汉文化。西汉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首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是一部兼具史学与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p><p>2、如今“崩科”难以大量建造的原因最可能是()</p><ul><li>A:建筑工艺失传</li><li>B:建造成本过高</li><li>C:建材质量下降</li><li>D:自然灾害减少</li></ul><p>答 案:B</p><p>解 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崩科”大量消耗木材,对高原地区林业资源造成极大破坏,同时也不满足高烈度区抗震设防要求,因此如今不再大量建造。</p><p>3、“二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的是()。 </p><ul><li>A:美国 </li><li>B:日本 </li><li>C:德国 </li><li>D:英国</li></ul><p>答 案:A</p><p>4、以下河流与其流经的国家配对正确的是</p><ul><li>A:泰晤士河——英国</li><li>B:莱茵河——西班牙</li><li>C:伏尔加河——德国</li><li>D:多瑙河——法国</li></ul><p>答 案:A</p><p>解 析:本题考查欧洲的主要河流等知识点。莱茵河主要流经德国,最终注入北海,没有流经西班牙;伏尔加河被俄罗斯称为“母亲河”,最终注入里海,没有流经德国;多瑙河主要流经德国等国家,最终注入黑海,没有流经法国。</p><p>5、下列各项中,对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起了最直接推动作用的是()。
</p><ul><li>A:德国国内出现民族主义情绪 </li><li>B:纳粹党上台,对内实行独裁,对外进行扩张 </li><li>C:世界经济危机对德国造成很大冲击 </li><li>D:希特勒领导纳粹党利用混乱局势扩张势力</li></ul><p>答 案:B</p><p>解 析:这属于一道最佳选择题类型的试题。此类题的特点是,四个选项都与题干有关系,但要求从中选出“最”有直接关系的一项。本题的A项自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后就一直存在;C项是一个重要原因,但经济危机的冲击并不必然导致德国成为战争策源地;D项同C项是同样的道理。
</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下面是《资治通鉴》里的一段记载: 十一月,沛公悉召诸县父老、豪杰,谓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秦民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民。”民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br />请回答: <br />(1)上述文字叙述的是什么时候的事?文中说的“除去秦法”,是指哪一朝的法律?“沛公”是谁? <br />(2)根据上述文字和课文中所学,简单分析这位“沛公”因何会取得成功? <br />(3)由上述这段史实,你还可以联系到“沛公”此后又采取过什么样的政策?
</p><p>答 案:(1)是楚汉战争时期的事情。“除去秦法”是指秦始皇和秦二世时代的苟暴刑法。沛公即刘邦。 (2)①沛公注重政策,约法三章保护人民,不居功自傲,拒收秦民牛、羊、酒食,取得了人民拥护。 ②沛公又取得了富绕的关中地区作为可靠的根据地。 <br />(3)刘邦建立西汉以后,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对人民实行减轻剥削和宽舒的措施。</p><p>2、简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政治、军事背景及会议的主要内容,并评述会议召开的重要意义。(12分)
</p><p>答 案:(1)背景:政治上: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为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和建设新中国在政治思想上做了准备,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问题。军事上: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取得渡江作战的胜利,攻占了南京,致使国民党政权覆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 (2)主要内容:通过了《共同纲领》,选举了国家领导人,通过了国旗、国歌、国都。
(3)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作用。会议的召开,表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p><p>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29年10月29日,(纽约)股市出现了灾难性的风暴,一天之内抛售了1600多万股。到11月,纽约股市的各种股票损失达260多亿美元。1933年初,美国银行已有半数倒闭,完全失业人数达到1500万至1700万人。美国的经济危机很快引发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1930年,严重依赖美国资本的德国也发生经济危机,接着,英、日等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1932年,法国经济也开始萧条。<br />1929年至1938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了2/3。<br />——摘自《世界现代史资料》<br />(1)依据上述材料总结此次经济危机的特点。(不得摘抄原文)<br />(2)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回答美国是如何渡过危机的?(要答出在哪几个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p><p>答 案:(1)特点:范围广,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涉及各个行业,生产危机和金融信用危机同时发生。时间长,从1929年到1933年。破坏性强,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2)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第二年,他宣布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渡过经济危机。①整顿金融:下令全国银行休业四天,情况良好的可重新开业;情况不佳的被勒令清盘。成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以保障存款人的存款。②调整农业。政府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偿。③调整工业。根据国会通过的工业复兴法案,各行业的工业企业制订全行业遵守的公平经营规章。这个法案保障工人有权组织起来,通过自选代表同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体合同,确定工人的最高工作时数和最低工资水平。根据这个法案,成立专门机构,进行公共建设工程,提供人民就业机会。</p><p>4、下图(图7-6)是我国中部某地区图,读图分析:<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408/0866b4666779c17.png" />
(1)图中城市①的名称是____,铁路线②的名称是____铁路。 (2)本地区位于____工业地带;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br />(3)本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容易出现的自然灾害有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大交战集团成员变化的了解。从战前两大集团组成到战争爆发后,两大集团特别是协约国集团出现了很大变化,几个重要国家相继加入其中,使这个集团在双方的力量对比上占有优势,从而赢得了最后胜利。同时,集团成员的变化也反映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勾结与交易;深入分析成员变化背后的原因,可以透视这场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意大利的情况比较特殊,它是从同盟国集团退出后加入另一个集团的;而日本和美国都是在大战后期加入的,明确了这一区分有助于记忆。</p><p>答 案:(1)武汉 京广(2)长江沿岸(或长江中游)水陆交通方便、水资源丰富 (3)水稻洪涝(或者伏旱)</p><p>解 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大交战集团成员变化的了解。从战前两大集团组成到战争爆发后,两大集团特别是协约国集团出现了很大变化,几个重要国家相继加入其中,使这个集团在双方的力量对比上占有优势,从而赢得了最后胜利。同时,集团成员的变化也反映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勾结与交易;深入分析成员变化背后的原因,可以透视这场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意大利的情况比较特殊,它是从同盟国集团退出后加入另一个集团的;而日本和美国都是在大战后期加入的,明确了这一区分有助于记忆。</p><p>5、读日本工业分布图(图2.2.2),完成下列各题。 <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408/0866b483250d9d7.png" />
(1)日本四大工业区名称:①______工业区,②______工业区,③______工业区,④______工业区。 (2)日本的工业集中在______沿岸和______海沿岸,主要是接近______。 <br />(3)日本经济的特点是______。 <br />(4)日本的工业,目前向______扩展,这是工业布局______的趋向。</p><p>答 案:(1)京滨;名古屋;阪神;北九州 (2)太平洋;濑户内;原料供应地和消费市场 (3)资源贫乏、对外依赖性大;生产力分布极不平衡;农业不占重要地位,但现代化水平高。 <br />(4)国土南北两端;分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