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导游资格证《政策与法律法规》每日一练试题09月28日

聚题库
09/28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从事道路旅游客运的经营者应当遵守道路客运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并在车辆显著位置明示道路旅游客运专用标识。()</p><p>答 案:对</p><p>解 析:《旅游法》第53条规定,从事道路旅游客运的经营者应当遵守道路客运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并在车辆显著位置明示道路旅游客运专用标识。故本题正确。</p><p>2、《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旅游客运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安装卫星定位装置也可能无法实现实时定位,故不要求旅行社必须租用未安装卫星定位装置的车辆。(   )</p><p>答 案:错</p><p>解 析: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旅游客运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要全面推行旅行社用车“五不租”制度,其中一项即为不租用未安装卫星定位装置的车辆。故本题错误。</p><p>3、《宪法》规定,自治区的自治条例,报国务院批准后生效。()</p><p>答 案:错</p><p>解 析:《宪法》第一百一十六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p><p>4、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的监管主体为文化和旅游部、县级以上地方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p><p>答 案:对</p><p>解 析:依据《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第5条规定,文化和旅游部按照职责依法负责全国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的指导、协调、监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辖区内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的监督管理工作。故本题正确。</p><p>5、自然人经常居所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所视为住所。()</p><p>答 案:对</p><p>解 析:《民法典》第25条规定,自然人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居所为住所;经常居所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所视为住所。故本题正确。</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p><ul><li>A:依党章治党</li><li>B:司法独立</li><li>C:建立法治政府</li><li>D:依宪治国</li></ul><p>答 案:D</p><p>解 析: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p><p>2、歌舞娱乐场所的包厢、包间内不得设置(),并应当安装展现室内整体环境的()门窗。包厢、包间的门不得有()装置。</p><ul><li>A:内锁、透明、通道</li><li>B:隔断、透明、内锁</li><li>C:通道、封闭、控制</li><li>D:隔断、封闭、内锁</li></ul><p>答 案:B</p><p>解 析:《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16条规定,歌舞娱乐场所的包厢、包间内不得设置隔断,并应当安装展现室内整体环境的透明门窗。包厢、包间的门不得有内锁装置。故选B。</p><p>3、旅行社将已经签约的旅游者转让给其他旅行社,则应当(    )。</p><ul><li>A:通知旅游者</li><li>B:向旅游局申请许可</li><li>C:与旅游者协商,征得旅游者同意方能转让,不需要签订书面的转让协议</li><li>D:与旅游者协商,征得旅游者书面同意方能转让</li></ul><p>答 案:D</p><p>解 析:旅游经营者有权转让合同。旅游经营者将旅游业务转让给其他旅游经营者,旅游者不同意转让,请求解除旅游合同、追究旅游经营者违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这表明,《规定》并无禁止旅行社转团,但前提是必须事先征得旅游者同意。</p><p>4、文化和旅游部于( )印发《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的指导意见》。</p><ul><li>A:2019年1月6日</li><li>B:2019年1月16日</li><li>C:2018年11月6日</li><li>D:2018年11月16日</li></ul><p>答 案:A</p><p>解 析:文化和旅游部于2019年1月6日印发《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的指导意见》。</p><p>5、旅行社服务网点备案登记法定文件不包括()。</p><ul><li>A:设立社的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副本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li><li>B:服务网点的营业执照</li><li>C:服务网点经理的履历表和身份证明</li><li>D:增存质量保证金的证明文件</li></ul><p>答 案:D</p><p>解 析:旅行社服务网点备案登记法定文件包括服务网点的营业执照、服务网点经理的履历表和身份证明。请注意与分社设立相区别。</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下列( )出入境行为,将被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p><ul><li>A:持用伪造、变造、骗取的出境入境证件出境入境的</li><li>B:冒用他人出境入境证件出境入境的</li><li>C:逃避出境入境边防检查的</li><li>D:非法前往其他国家或者地区被遣返的</li><li>E:以其他方式非法出境入境的</li></ul><p>答 案:ABCE</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七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一)持用伪造、变造、骗取的出境入境证件出境入境的; (二)冒用他人出境入境证件出境入境的; (三)逃避出境入境边防检查的; (四)以其他方式非法出境入境的。</p><p>2、下列各项中,关于违反《英烈保护法》相关法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选项包括()。  </p><ul><li>A:被污损的纪念设施属于文物保护单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处罚</li><li>B:以侮辱、诽谤侵害英雄烈士的肖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li><li>C:破坏、污损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li><li>D:宣扬、美化侵略战争和侵略行为,寻衅滋事,扰乱公共秩序,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li><li>E:在英雄烈士保护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li></ul><p>答 案:ABCE</p><p>解 析:D项错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故选ABCE。</p><p>3、水路运输经营有()行为,由其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路运输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但不处罚金。</p><ul><li>A:未按照规定要求配备海务、机务管理人员的</li><li>B:隐匿有关资料或瞒报、谎报有关情况的</li><li>C: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旅客或者托运人的</li><li>D:未以公布的票价或者变相变更公布的票价销售客票的</li><li>E:擅自改装客船增加《船舶营业运输证》核定的载客定额的</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根据《国内水路运输管理规定》第48、51、52条的规定,水路运输经营者未按照规定要求配备海务、机务管理人员的,未以公布的票价或者变相变更公布的票价销售客票的,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旅客或者托运人的,隐匿有关资料或瞒报、谎报有关情况的由其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路运输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根据第50条的规定,水路运输经营者擅自改装客船增加《船舶营业运输证》核定的载客定额的,由负责水路运输管理的部门责令该船停止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2万元的,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故答案为ABCD。</p><p>4、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可以采取下列应急处置措施()。  </p><ul><li>A: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以及采取其他救助措施</li><li>B: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li><li>C:立即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保障措施</li><li>D: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人员密集的活动或者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采取其他保护措施</li><li>E:封锁有关场所、道路,查验现场人员的身份证件</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突发事件应对法》第48条突发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针对其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立即组织有关部门,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依照本章的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第49条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可以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①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以及采取其他救助措施;②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③立即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保障措施;④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人员密集的活动或者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采取其他保护措施;⑤启用本级人民政府设置的财政预备费和储备的应急救援物资,必要时调用其他急需物资、设备、设施、工具;⑥组织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要求具有特定专长的人员提供服务;⑦保障食品、饮用水、燃料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⑧依法从严惩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稳定市场价格,维护市场秩序;⑨依法从严惩处哄抢财物、干扰破坏应急处置工作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维护社会治安;⑩采取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必要措施。故选ABCD。</p><p>5、根据《合同法》规定,不可抗力通常具备以下特征:()。</p><ul><li>A:不能预见</li><li>B:不能避免</li><li>C:不能克服</li><li>D:客观情况</li><li>E:主观情况</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根据《合同法》第117条,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