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化学》每日一练试题09月27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原子序数为7的元素,元素符号为O。()
</p><p>答 案:错</p><p>解 析:原子序数为7的元素,元素符号为N,故该说法错误</p><p>2、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十种有毒物质,大量吸烟能使人中毒死亡。()
</p><p>答 案:对</p><p>解 析: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十种有毒物质,尼古丁,苯并芘等有毒物质,大量吸烟能使人中毒死亡,该说法正确。</p><p>3、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盖上锅盖灭火。()
</p><p>答 案:对</p><p>解 析: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盖上锅盖,能够隔绝空气灭火,说法正确。</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打开香水瓶盖闻到浓郁的香水气味,说明()
</p><ul><li>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li><li>B:分子间有间隔</li><li>C:分子的体积很小</li><li>D:分子的质量很小</li></ul><p>答 案:A</p><p>解 析:打开一瓶香水,很快就会闻到香味,属于扩散现象,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p><p>2、有一首赞美某种气体的诗,其中的几句是:“她营造了云雾缭绕的仙景;她驱散了炎炎夏日的暑气;她奋不顾身扑向烈火;她带给大地勃勃生机···”这首诗所赞美的气体是()
</p><ul><li>A:二氧化碳</li><li>B:一氧化碳</li><li>C:氧气</li><li>D:甲烷</li></ul><p>答 案:A</p><p>解 析:固态的二氧化碳(即于冰)可用来制造舞台云雾;干冰升华时会吸收环境中的燃料,使环境温度降低;一般情况下,CO<sub>2</sub>气体不可燃,也不助燃,因此可用它来灭火;CO<sub>2</sub>气体还是植物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大气中没有了CO<sub>2</sub>也就没有充足的O<sub>2</sub>,也就不可能有动植物生存,故而给大地带来勃勃生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故选 A。
</p><p>3、家庭厨房使用的口碱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钠的化合物,将盐酸加入口碱时,放出一种无色、无气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由此推知这种化合物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
</p><ul><li>A:NaCl</li><li>B:Na<sub>2</sub>CO<sub>3</sub></li><li>C:NaOH</li><li>D:NaCIO<sub>3</sub></li></ul><p>答 案:B</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小明和小红两同学,共同做了水的电解实验,以及氢气在空气里燃烧的实验后,有下列对话,其中正确的是()
</p><ul><li>A:小明说:“正极产生的气体比负极多”</li><li>B:小红回答说:“不对吧,应该是负极产生的气体比正极多”</li><li>C:小明说:“正极产生的气体能够被点燃”</li><li>D:小红回答说:“不对吧,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li></ul><p>答 案:BD</p><p>解 析:电解水实验现象试管内有气泡,与电源正极(氧气),负极(氢气)相连的试管产生的气体比值:1:2(熟记口诀:氢二氧一,阳氧阴氢)</p><p>2、下列各组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 </p><ul><li>A:分子的极性:BCL<sub>3</sub><NCL<sub>3</sub></li><li>B:物质的熔点:NaI<NaF</li><li>C:物质的沸点:HF<HCL</li><li>D:在CS<sub>2</sub>中的溶解度:CCL<sub>4</sub><H<sub>2</sub>O</li></ul><p>答 案:AB</p><p>解 析:A.BCl<sub>3</sub>为平面正三角形分子,正负电荷重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而NCl<sub>3</sub>为极性分子,则分子极性:BCl<sub>3</sub><NCl<sub>3</sub>,故A正确;
B.NaI和NaF都是离子化合物,所带电荷相等,但离子半径:氟离子<碘离子,所以NaF形成的离子键较强,其硬度较大,即物质的硬度:NaI<NaF,故B正确;
C.HF分子间存在氢键,导致其沸点较高,则物质的沸点:HF>HCl,故C错误;
D.CS<sub>2</sub>为非极性溶剂,CCl<sub>4</sub>为非极性分子,H<sub>2</sub>O为极性分子,结合相似相容原理可知,在CS<sub>2</sub>中的溶解度:CCl<sub>4</sub>>H<sub>2</sub>O,故D错误;故选:AB。</p><p>3、2022年北京冬奥会宣传的主题是纯净的冰雪,激情的约会。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p><ul><li>A:水通过三态的变化,实现了自身的天然循环之间的三态转化都发生了物理变化</li><li>B:冰雪和水的分子间隔不同,冰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li><li>C: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li><li>D:长期饮用蒸馏水有益健康</li></ul><p>答 案:BD</p><p>解 析:A、水的三态变化中无新物质生成,所以水的天然循环之间的三态转化都发生了物理变化,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冰雪和水的状态不同,故分子间隔不同,但冰和水都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化学性质相同,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水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蒸馏水是纯净物,其中不含矿物质,所以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身体健康,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D。</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
</p><p>答 案:CaCO<sub>3</sub></p><p>解 析:大理石又称云石,是重结晶的石灰岩,主要成分是CaCO<sub>3</sub>.石灰岩在高温高压下变软,并在所含矿物质发生变化时重新结晶形成大理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