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级银行从业人员《风险管理》每日一练试题09月26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专项准备是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对不同类别的不良贷款,按每笔贷款损失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不良贷款专项损失的准备。()
</p><p>答 案:错</p><p>解 析:一般准备是根据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专项准备是指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特种准备指针对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某一类贷款风险计提的准备。</p><p>2、买方期权对期权买方来说是买入一个卖出交易标的物的权利。()</p><p>答 案:错</p><p>解 析:买方期权的买方与卖方约定在期权的存续期或到期日,期权买方拥有以约定的价格向期权的卖方买入约定数量交易标的的权利。因此,买方期权对期权买方来说是买入一个买入交易标的物的权利。</p><p>3、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经济资本主要用来抵御预期损失,预期损失越高,所需配置的经济资本越多。()
</p><p>答 案:错</p><p>解 析:经济资本又称为风险资本,是指在一定的置信度和期限下,为了覆盖和抵御银行超出预期的经济损失(即非预期损失)所需要持有的资本数额,是银行抵补风险所要求拥有的资本。</p><p>4、资本规划是对商业银行正常和压力情景下的资本充足率进行预测,并将预测资本水平与目标资本充足比较。相应调整财务规划和业务规划,使银行资本充足水平、业务规划和财务规划达到动态平衡。
</p><p>答 案:对</p><p>解 析:资本规划是对正常和压力情景下的资本充足率进行预测,并将预测资本水平与目标资本充足率比较,相应调整财务规划和业务规划,使银行资本充足水平、业务规划和财务规划达到动态平衡。</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关于商业银行业务外包的描述,最不恰当的是()。
</p><ul><li>A:银行原来承担的与外包服务有关的责任同时被转移</li><li>B:选择外包服务提供者时要对其财务、信誉状况和独立程度进行评估</li><li>C:一些关键流程和核心业务不应外包出去</li><li>D:银行应了解和管理任何与外包有关的后续风险</li></ul><p>答 案:A</p><p>解 析:从风险实质性上说,业务操作或服务虽然可以外包,但其最终责任并未被“包”出去。外包并不能减少或免除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确保第三方行为的安全稳健以及遵守相关法律的责任。</p><p>2、关于资产证券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ul><li>A:具有将缺乏流动性的贷款资产转化成具有流动性的证券的特点</li><li>B:在某种程度上,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属性是由其标的属性决定的</li><li>C:有利于分散信用风险,改善资产质量</li><li>D:以上都正确</li></ul><p>答 案:D</p><p>解 析:信用资产证券化具有将缺乏流动性的贷款资产转化成具有流动性的证券的特点,有利于分散信用风险,改善资产质量。在某种程度上,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属性是由X- 标的属性决定的。</p><p>3、下列各项中,应列入商业银行附属资本的是( )。</p><ul><li>A:未分配利润</li><li>B:重估储备</li><li>C:盈余公积</li><li>D:公开储备</li></ul><p>答 案:B</p><p>解 析:。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监管资本被区分为以下三类:①核心资 本,又称一级资本,包括商业银行的权益资本(股本、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和公开 储备;②附属资本,又称二级资本,包括未公开储备、重估储备、普通贷款储备以及混合型债务 工具等;③在计算市场风险资本要求时,还规定了三级资本。</p><p>4、下列不属于流动性负债的是( )</p><ul><li>A:现金</li><li>B:一个月内到期的已发行债券</li><li>C:一个月内到期的应付利息</li><li>D:一个月内到期的中央银行借款</li></ul><p>答 案:A</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商业银行计量信用风险资本时,下列可以起到信用风险缓释作用的方式有()。
</p><ul><li>A:限额管理</li><li>B:质押</li><li>C:净额结算</li><li>D:保证</li><li>E:抵押</li></ul><p>答 案:BCDE</p><p>解 析:信用风险缓释是指银行采用内部评级法计量信用风险监管资本时,运用合格的抵(质)押品、净额结算、保证和信用衍生工具等方式转移或降低信用风险。</p><p>2、商业银行应当定期、及时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国别风险情况,包括()。
</p><ul><li>A:国别风险暴露</li><li>B:国别风险评估和评级</li><li>C:压力测试情况</li><li>D:国别限额遵守情况</li><li>E:超限额业务处理情况</li></ul><p>答 案:ABCDE</p><p>解 析:商业银行应当定期、及时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国别风险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国别风险暴露、风险评估和评级、风险限额遵守情况、超限额业务处理情况、压力测试、准备金计提水平等。不同层次和种类的报告应当遵循规定的发送范围、程序和频率。重大风险暴露和高风险国家暴露应当至少每季度向董事会报告。在风险暴露可能威胁到银行盈利、资本和声誉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应当及时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