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级银行从业人员《公司信贷》每日一练试题09月25日

聚题库
09/25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计算现金流量时,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应剔除已办理质押的活期存款。()  </p><p>答 案:对</p><p>解 析:计算现金流量时,已办理质押的活期存款不能用于还款,因此应该从现金中剔除。</p><p>2、商业银行合同填写人在贷款合同填写完毕后,应及时将合同文本交合同复核人员进行复核,同笔贷款的合同填写人与合同复核人不得为同一人。  </p><p>答 案:对</p><p>解 析:合同填写完毕后,填写人员应及时将合同文本交合同复核人员进行复核。同笔贷款的合同填写人与合同复核人不得为同一人。</p><p>3、从企业提供给银行的财务报表附注内容的详实程度,可以看出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诚信程度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的情况。  </p><p>答 案:错</p><p>解 析:借款人在编制会计报表的同时,为便于正确理解和分析财务报表,还要编制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状况说明书。财务报表附注主要说明借款人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情况、变更原因以及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财务状况说明书主要说明借款人的生产经营情况、利润实现和分配状况、资金增减和周转情况及其他对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影响的事项。</p><p>4、同一笔贷款,可以按不同借据还款期限进行拆分分类。  </p><p>答 案:错</p><p>解 析:同一笔贷款不得进行拆分分类。</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抵债资产的保管方式不包括(  )</p><ul><li>A:上收保管</li><li>B:就地保管</li><li>C:委托保管</li><li>D:亲自保管</li></ul><p>答 案:D</p><p>解 析:银行在办理抵债资产接收后应根据抵债资产的类别(包括不动产、动产和权利等)、特点等决定采取上收保管、就地保管、委托保管等方式。</p><p>2、信贷授权不包括()。  </p><ul><li>A:直接授权</li><li>B:转授权</li><li>C:临时授权</li><li>D:间接授权</li></ul><p>答 案:D</p><p>解 析:信贷授权大致可分为直接授权、转授权、临时授权三种,没有间接授权。故本题选D。</p><p>3、2008年施行的《民事诉讼法》规定,债权人申请强制执行的法定期限为()年。</p><ul><li>A:1</li><li>B:2</li><li>C:3</li><li>D:4</li></ul><p>答 案:B</p><p>解 析:2008年4月1日起施行的《民事诉讼法》规定,债权人申请强制执行的法定期限为2年。故选B。</p><p>4、下列关于业务人员面谈结束后的做法,错误的是(  )。</p><ul><li>A:在了解客户总体情况后,业务人员应及时对客户贷款申请作出必要的反应</li><li>B:对于合理的贷款申请,业务人员可立即作出受理的承诺</li><li>C:如果客户的贷款申请不予考虑,业务人员可向客户建议其他融资渠道</li><li>D:业务人员在与客户面谈结束之后,应进行内部意见反馈</li></ul><p>答 案:B</p><p>解 析:面谈结束时的注意事项。在对客户总体情况了解之后,调查人员应及时对客户的贷款申请(此时的申请通常不正式)作出必要反应。①如客户的贷款申请可以考虑(但还不确定是否受理),调查人员应当向客户获取进一步的信息资料,并准备后续调查工作,注意不得超越权限轻易作出有关承诺。②如客户的贷款申请不予考虑,调查人员应留有余地地表明银行立场,向客户耐心解释原因,并建议其他融资渠道,或寻找其他业务合作机会。本题的最佳为B选项。</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影响贷款价格的主要因素有()。</p><ul><li>A:贷款成本和贷款风险程度</li><li>B:贷款费用和贷款供求状况</li><li>C:借款人与银行的关系</li><li>D:银行贷款的目标收益率和贷款的期限</li><li>E:借款人从其他途径融资的融资成本</li></ul><p>答 案:ACDE</p><p>2、下列选项中,属于推行实贷实付的现实意义的是()。</p><ul><li>A:有利于将信贷资金脱离实体经济</li><li>B:有利于将信贷资金引入实体经济</li><li>C:有利于加强贷款使用的精细化管理</li><li>D:有利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管控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li><li>E:有利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管控信用风险和法律风险</li></ul><p>答 案:BCE</p><p>解 析:推行实贷实付的现实意义在于①有利于将信贷资金引入实体经济;②有利于加强贷款使用的精细化管理;③有利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管控信用风险和法律风险。</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