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9月23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上句是俯视:月照林间;下句是仰观:泉流石上。()
</p><p>答 案:错</p><p>解 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思是清亮的月光透过密密的松枝直射下来,稀疏地点缀林间,泉水无声无息地冲刷着石头。故错误</p><p>2、求职信是指向用人者或者有关单位推荐人才的专用书信。()</p><p>答 案:错</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①沿着一条弯曲小道迤逦而行,不知不觉就走进了画中。②山青青,水碧碧,雨蒙蒙。③烟雨之中,谁能数清楚山有几多重?④青山绿水,别有洞天。⑤远方,烟雾弥漫,山峰若隐若现,朦朦胧胧,仿佛是一幅晕染的山水画一般。⑥近处,青绿的溪水在我们的脚下喁喁私语。⑦眼观之,耳听之,我们觉得仿佛要飘飘然飞起来了。</p><ul><li>A:第②句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描绘了小道两边山青水碧、烟雨蒙蒙的美景。</li><li>B:第③句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突出了烟雨朦胧、层峦叠嶂的景致。</li><li>C:第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山水画具有朦胧的美感。</li><li>D:第⑥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溪水潺潺流动的特点。</li></ul><p>答 案:C</p><p>解 析:C项第⑤句中的“山水画”是喻体,而非本体,本体是自然的山水,本句是描绘自然山水如画的效果。</p><p>2、下列句子哪一个没有语病()</p><ul><li>A:化肥厂、农具厂、农忙托儿所等都已建成,并投入了生产。</li><li>B:为加快东北的发展,中央作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并将它和西部开发并列为东西互动的现化化建设的两个轮子。</li><li>C:每天晚上我都纠正和学习发音不对的地方。</li><li>D:这时候,党支部又组织学员到外地参观,学习先进经验。</li></ul><p>答 案:D</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p><ul><li>A:这是一篇以演绎生物学“物竞天择”学说为主题的散文,知识性很强,但文字清丽,极具可读性。</li><li>B:“石缝间的生命”,对于特定的时代来说,它就是饱经磨难而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民的象征。</li><li>C:写野草的文字,点化了白居易的诗句:经过烈火考验的野草在山崖石缝间自然能茁壮生长。</li><li>D:文章运用了以物喻人的笔法,“小花小草”是人间的弱者,而参天的松柏则是事业有成的强者。</li><li>E:生命在困厄中顽强地生存与发展,辐射出震撼人心的力量,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更加美丽辉煌。</li></ul><p>答 案:BE</p><p>2、下列名句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p><ul><li>A: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氓》)</li><li>B: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li><li>C:转轴拔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li><li>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惶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li></ul><p>答 案:AB</p><p>解 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C项,“转轴拔弦”中的“拔”错误,应写成“拨”。D项,“仓惶”中的“惶”错误,应写成“皇”。故选AB。</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根据下面特定的情景扩展一段描写性语段,要求描写具体、优美。(1)森林里换了一番秋景。<br />(2)松鼠正准备过冬。<br />扩写时要扣住两点:要写出秋天森林的变化及其景色特点;要体现出松鼠忙碌的特征。扩展句:</p><p>答 案:一到秋天,森林里又换了一番景色:落叶树的叶子变成了金黄色,不落叶的树显得更苍翠了,各种山果子都熟了:榛子、野枣、山里红,说也说不完。松鼠忙起来了,它不停地把各种山果子搬进洞里,准备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天。</p><p>2、根据下面文字的信息要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再拟一个标题。(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个字,标题不超过12个字)最近,国家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颁布了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的标准,改变了过去单一采用企业利润、产值与上一年纵向比较的评价方式,把单一指标变为综合指标,主要以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评价核心。具体方法是以国有资产年报统计为依据,进行统一测算。按行业、地区、企业规模、效益水平的不同划分,确立出一个标准值。然后通过在全国同行业、同等规模企业间的比较,判断出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br />(1)一句话新闻:()(25字)<br />(2)标题:()(12字)</p><p>答 案:(1)国企确立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综合评价标准。(2)国企业绩评价标准出台。</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两字功名,几阵干戈。</p><p>答 案:咸阳百二山河</p><p>2、分别写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br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p><p>答 案:判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