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9月23日

聚题库
09/23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文章中,以驳论为主的是()</p><ul><li>A:《季氏将伐颛臾》</li><li>B:《寡人之于国也》</li><li>C:《秋水》</li><li>D:《谏逐客书》</li></ul><p>答 案:A</p><p>解 析:《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使用了驳论的论证方式,借对话形式展开批驳,破中有立,运用了历史材料“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现实事例,颛臾在“邦域之中”“是社稷之臣”;名人名言“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三种论据,立论坚实可靠,驳斥有理有据。</p><p>2、《左传》、《史记》所采用的体例依次是()。</p><ul><li>A:国别体、纪传体</li><li>B:纪传体、编年体</li><li>C:纪传体、国别体</li><li>D:编年体、纪传体</li></ul><p>答 案:D</p><p>解 析:《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是中国古代最早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共三十五卷。《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p><p>答 案: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把大海比拟成女神。</p><p>2、概括该段文字的大意。</p><p>答 案:这段文字大意是时间难得而易失,所以应当珍惜时间。</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其中“艳羡”的意思是?</p><p>答 案:非常羡慕</p><p>解 析:出自梁启超的《论毅力》全句为:“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 <br />译文:旁观者只是非常羡慕别人的成功,认为这个人大概是个幸运儿,而老天总是因为某种缘故宠爱他;又认为我遭遇不顺利,所以成就也比不上他。</p><p>2、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p><p>答 案:不尽长江滚滚来</p><p class="introTit">写作题</p><p>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观书有感(其一)<br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br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br />请以《清流.活源》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p><p>答 案:请自行作答</p><p>2、题目:和谐要求:(1)以议论为主;<br />(2)不少于800字;<br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p><p>答 案:略</p><p>解 析:【写作思路】“和谐”指和睦协调,是一种状态,表现在方方面面。写作时,可以选取和谐的任一方面展开,如人与人之间生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的和谐等等。【经典事例】<br />1.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将相和。<br />2.人与自然的和谐——十面“霾”伏(反面)。<br />3.人与社会的和谐——感动中国人物、最美“××”。<br />【名人名言】<br />1.君子和而不同。——孔子<br />2.对和谐之美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马克思<br />3.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冰心<br />4.所谓内心的快乐,是一个人过着健全的、正常的、和谐的生活所感到的快乐。——罗曼·罗兰<br />5.雨果曾说:“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乙脑病毒的宿主分为哪几类?  </p><p>答 案:乙脑病毒的宿主有中间宿主、储存宿主和终末宿主三类。  </p><p>2、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p><p>答 案:儿子的死对农妇而言是毁灭性的打击,她的生活已经没有任何希望,情感无所寄托。贫苦的生活又让她不能浪费宝贵的食物,只能怀着巨大的悲痛继续活下去。画线句子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农妇的丧子之痛,突出了底层民众生活的艰辛与悲惨,及其在绝境中仍将生活继续下去的韧性。  </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