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政治》每日一练试题09月22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中国向社会主义转变奠定了基础。</p><p>答 案:对</p><p>解 析:(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奋斗,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2)新中国成立后的头三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1952年,中共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p><p>2、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p><p>答 案:错</p><p>解 析:(1)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2)《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p><p>3、偶然性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只起破坏作用。</p><p>答 案:错</p><p>解 析:(1)这是对偶然性的一种片面性的认识。(2)偶然性是和必然性相对应的哲学范畴,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3)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受必然性的支配和制约,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4)科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抓住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偶然现象所提供的“机遇”,揭示其背后的必然规律性。在实践活动中,利用偶然性所提供的有利“机遇”,促进事物的发展,避免不利的偶然性因素对事物发展的阻碍和破坏作用。</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这一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
</p><ul><li>A:改革开放</li><li>B:创新驱动</li><li>C:经济发展</li><li>D:社会稳定</li></ul><p>答 案:A</p><p>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p><ul><li>A:1911年辛亥革命</li><li>B:1919年五四运动</li><li>C: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li><li>D: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li></ul><p>答 案:B</p><p>解 析:1919~1949年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开始的标志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p><p>3、下列各项中,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是()。
</p><ul><li>A:原始社会</li><li>B:奴隶社会</li><li>C:封建社会</li><li>D:工业社会</li></ul><p>答 案:D</p><p>解 析:技术社会形态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划分为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按照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可以划分为五种基本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2022年,我国坚持把增加脱贫人口收入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措施,狠抓----和------两个关键,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p><ul><li>A:就业</li><li>B:人才</li><li>C:产业</li><li>D:科技</li></ul><p>答 案:AC</p><p>解 析:2023年1月19日,国家乡村振兴局发布数据,2022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4342元,同比增长14.3%,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农民平均水平。2022年,我国坚持把增加脱贫人口收入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措施,狠抓就业和产业两个关键,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故本题答案为AC。</p><p>2、2023年3月28日,国新办发表《2022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报告》强调,美国在两极分化的经济分配格局、种族冲突的社会格局以及资本利益集团操控的政治格局相互作用下,近年来进一步陷入()的泥潭。
</p><ul><li>A:制度失灵</li><li>B:治理缺位</li><li>C:族群撕裂</li><li>D:社会动荡</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2023年3月28日,国新办发表《2022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报告》强调,美国在两极分化的经济分配格局、种族冲突的社会格局以及资本利益集团操控的政治格局相互作用下,近年来进一步陷入制度失灵、治理缺位、族群撕裂、社会动荡的泥潭。故本题答案为ABCD。</p><p>3、2023年6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意见》提出要遵循________的基本原则。
</p><ul><li>A:整体设计,协同育人</li><li>B:因地制宜,体现特色</li><li>C:系统观念,问题导向</li><li>D:以管促建,提升质量</li></ul><p>答 案:ABD</p><p>解 析:2023年6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意见》提出要遵循整体设计,协同育人;因地制宜,体现特色;以管促建,提升质量的基本原则。故本题答案为ABD。</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怎样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p><p>答 案:(1)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相互交融、相互作用,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2)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3)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4)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