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地理》每日一练试题09月22日

聚题库
09/22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主要种植小麦的商品粮基地是()  </p><ul><li>A:江汉平原</li><li>B:洞庭湖平原</li><li>C:三江平原</li><li>D:珠江三角洲</li></ul><p>答 案:C</p><p>解 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农业的相关知识。主要种植小麦的商品粮基地是三江平原,北方地区,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珠江三角洲位于南方地区,主要种植水稻。</p><p>2、上海、杭州等城市的部分企业向周边区域持续转移产能的主要原因是周边区域( ) ①矿产资源丰富②地理位置邻近③综合成本较低④地下交通高度发达  </p><ul><li>A:①④</li><li>B:②③</li><li>C:①③</li><li>D:②④</li></ul><p>答 案:B</p><p>解 析:由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上海、杭州等城市的部分企业向周边区域持续转移产能的主要原因是周边区域邻近大城市,地理位置优越,土地、劳动力等综合成本较低,②③正确,B正确。东部大城市周边地区矿产资源丰富,①错误,AC错误。与地下交通高度发达无关,④错误,D错误。故选B。    </p><p>3、将甘肃、四川、贵州、江西四省以简称表示排序,排序正确的是()  </p><ul><li>A:甘、陇、贵、赣</li><li>B:陇、蜀、黔、湘</li><li>C:陇、蜀、黔、皖</li><li>D:甘、蜀、贵、赣</li></ul><p>答 案:D</p><p>解 析:甘肃省的简称是甘或陇,四川省的简称是蜀,贵州省的简称是贵或黔,江西省的简称是赣。所以正确的是D。</p><p>4、有关丙处描述正确的是(   )  </p><ul><li>A:在丙岩芯处可以找到丰富的石油</li><li>B:该处地貌未经历外力侵蚀作用</li><li>C:外力作用是形成丙处地貌景观的主要动力</li><li>D:岩芯的岩层厚度由内力作用决定</li></ul><p>答 案:A</p><p>解 析: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和岩芯底端埋藏深度数据可得丙处岩芯底端海拔是150-250米,南北两侧岩芯底端海拔为100米,最外侧岩芯底端海拔为50米,由此得出岩层形态为向上拱起,属于背斜,背斜是良好的储油结构,因此可能找到丰富的石油,A正确。丙处为背斜形成的山脊,地貌形成的主要动力是内力作用,C错误。地貌一旦形成,一般会收到外力作用的影响,B错误。岩芯的岩层厚度主要由外力作用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决定,D错误。故选A。    </p><p>5、西亚和北非大部分地区属()  </p><ul><li>A:热带雨林气候</li><li>B:地中海气候</li><li>C:热带季风气候</li><li>D:热带沙漠气候</li></ul><p>答 案:D</p><p>解 析:西亚和北非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分布于热带草原南北两侧,主要有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和卡拉哈里沙漠,西亚的阿拉伯沙漠,大洋洲的东北西澳沙漠,北美的加利福尼亚沙漠,南美的阿塔卡马沙漠</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城市带发育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p><ul><li>A:气候温和湿润</li><li>B:河网密布</li><li>C:矿产资源丰富</li><li>D:交通四通八达</li></ul><p>答 案:AB</p><p>解 析:本题考查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河流、地形、气候等。选项中D选项交通四通八达是社会经济因素,C选项矿产资源丰富,表述错误,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贫乏,是限制其发展的条件。所以本题选择AB选项。</p><p>2、下面哪个是南非的首都?()  </p><ul><li>A:德班</li><li>B:开普敦</li><li>C:比勒陀利亚</li><li>D:布隆方丹</li></ul><p>答 案:BCD</p><p>解 析:南非拥有三个首都: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 立法首都开普敦,司法首都布隆方丹,国土面积1219090平方公里,人口6060万(2022年)。</p><p>3、“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增湿地面积300多万亩,湿地保护率达到50%以上,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初步建立起以()为主体的全国湿地保护体系  </p><ul><li>A:国际重要湿地</li><li>B:国家重要湿地</li><li>C:湿地自然保护区</li><li>D:国家湿地公园</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我国对湿地实行分级管理,初步建立起以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为主体的全国湿地保护体系。“十三五”期间,新增国际重要湿地15处,新增国家重要湿地29处,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