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
>个人理财
>精选习题
>2024年初级银行从业人员《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每日一练试题09月22日
2024年初级银行从业人员《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每日一练试题09月22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为避免银行业金融机构遭受多重监管,法律明确规定一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能同时接受两家以上的监管机构的监管。( )</p><p>答 案:错</p><p>2、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包括持有公司3%以上股份的股东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一。( )</p><p>答 案:错</p><p>3、2005年7月21日,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在此之前,我国人民币汇率盯住单一美元,此次改革后,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无关。( )</p><p>答 案:错</p><p>解 析:此题暂无</p><p>4、第 140 题 《巴塞尔资本协议》根据资产信用风险的大小,将资产分为0、20%、50%和100%四个风险档次。( )</p><p>答 案:对</p><p>解 析:《巴塞尔资本协议》根据资产信用风险的大小,将资产分为0、20%、50%和100%四个风险档次。</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当信用制度发达时,人民对货币的需求会下降。()</p><ul><li>A:正确</li><li>B:错误</li></ul><p>答 案:A</p><p>解 析:当信用制度发达时,一方面可以通过支付结算减少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数量。从而使货币需求降低;另一方面,信用制度的发展有利于金融市场完善,增加可供人们选择的资产形式,人们的资产配置就有更多的选择,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财富量就会减少。从而使货币需求下降。</p><p>2、根据西方国家银行业发展的经验,从根本上保证银行业从业人员在专业上胜任本职工作,从而为银行稳健经营打下良好基础的制度是( )。</p><ul><li>A:外部监管制度</li><li>B:中央银行制度</li><li>C:分业经营制度</li><li>D: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li></ul><p>答 案:D</p><p>解 析:答案为D。本题反映的是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对于银行业发展的作用。题干要求的是从业人员在专业上胜任本职工作,与人员素质方面有关,而与此有关的只有D选项,它对银行业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方面都做了规定,能为银行稳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操作风险。外部监管制度是从外部对银行进行监管,从而提供监督措施,减少银行风险。中央银行制度是指设立中央银行,对金融业起到领导指导作用。分业经营制度则使得金融机构能够更好的提供专业服务。金融分业是指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各种金融部门只从事专业经营,不得跨行业从事营利活动</p><p>3、甲银行代理销售乙公司某指数型资金,下列关于该笔业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p><ul><li>A:销售基金收入属于乙公司</li><li>B:销售基金收人属于甲银行</li><li>C:此代理属于法定代理</li><li>D:投资者认购基金合同当事人是甲银行与投资者</li></ul><p>答 案:A</p><p>解 析:基金代销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之一,其本质是一种代理行为。所谓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又称本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又称相对人)实施民事行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民事法律制度。银行代理销售基金的行为一般是委托代理。即基金公司与银行签订代销合同,委托银行销售基金。因而,基金代销的销售收入应归被代理人——基金发行者所有,代理人(银行)收取代理费用。对于投资者而言,基金认购合同的当事人仍是发行者与投资者。</p><p>4、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能够直接影响或控制的目标变量。()</p><ul><li>A:正确</li><li>B:错误</li></ul><p>答 案:B</p><p>解 析:题干论述的是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中央银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而设置的可供观察和调整的指标。</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信用卡是银行发行的信用支付工具,它的功能包括()。
</p><ul><li>A:支付结算</li><li>B:代收代付</li><li>C:转账</li><li>D:购物消费</li><li>E:股票投资</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信用卡的功能有:①可刷卡消费(选项D);②预借现金;③存取现金;④转账(选项C);⑤支付结算(选项A);⑥代收代付(选项B);⑦通存通兑;⑧网上购物。 信用卡不能进行投资理财。
综上,本题应选ABCD选项。
</p><p>2、违约责任是指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债务或其履行不符合合同约定时,对另一方当事人所应承担的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其承担形式有( )。</p><ul><li>A:违约金赔偿</li><li>B:赔偿损失</li><li>C:强制履行</li><li>D:定金责任</li><li>E:采取补救措施</li></ul><p>答 案:ABCDE</p><p>解 析:以上五个选项均为违约责任的承担形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