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9月21日

聚题库
09/21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上句是俯视:月照林间;下句是仰观:泉流石上。()  </p><p>答 案:错</p><p>解 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思是清亮的月光透过密密的松枝直射下来,稀疏地点缀林间,泉水无声无息地冲刷着石头。故错误</p><p>2、“处所”和“惩处”两个词语中“处”的读音相同。()  </p><p>答 案:错</p><p>解 析:处所[拼音][chùsuǒ]惩处[拼音][chéngchǔ]“处”的读音不同。</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p><ul><li>A: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猿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li><li>B: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汇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li><li>C:今年全公司要继续走“少投入,多产出;以适用技术服务于农”的支农之路。</li><li>D:我们应该仔细讨论一下,这件事到底应该怎么做?</li></ul><p>答 案:A</p><p>解 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B“淮剧”后应为逗号,“黄梅戏”后也应为逗号。C分号使用错误,“少投入,多产出”和“以适用技术服务于农”不是并列关系,后者是目的,分号改为逗号。D问号改为句号,“这件事到底应该怎么做”这一问句做了句子的成分,是前面讨论的问题,不是疑问,使用句号。故选A。</p><p>2、下列选项中有关诗句的书写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p><ul><li>A:美人之贻、惊涛拍案、小乔出嫁了</li><li>B:雕栏玉砌、鱼翔潜底、艰难苦恨烦霜鬓</li><li>C:风华正茂、羽扇纶巾、别有幽愁暗恨生</li><li>D:故垒西边、峥嵘岁月、满坐重闻皆掩泣</li></ul><p>答 案:C</p><p>解 析:本题考查识记名句以及辨析字形的能力。A项,“案”应为“岸”;“出”应为“初”;B项,“潜”应为“浅”;“烦”应为“繁”;D项,“坐”应为“座”。故选C。</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下列人物中属于儒家学派的有()  </p><ul><li>A:孟子</li><li>B:老子</li><li>C:韩非子</li><li>D:荀子</li></ul><p>答 案:AD</p><p>解 析:荀子是儒家学派的。荀子批判地接受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整理传承了《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典籍,为传播保存儒家思想文化做出巨大贡献。孟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p><p>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有()  </p><ul><li>A:《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li><li>B:《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史书</li><li>C:《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li><li>D:《战国策》是我国最早的语录体散文</li></ul><p>答 案:AC</p><p>解 析:《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资治通鉴》A正确;《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史书。B错误;《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C正确;《战国策》,又称《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D错误。</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本文揭示了(                ) 的道理。</p><p>答 案:满招损,谦受益</p><p>2、选文第①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p><p>答 案:开篇由新闻事件自然引出说明的话题——地震与海啸的关系,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p><p>答 案:周公吐哺,天下归心</p><p>2、解释下列括号字多义词的意思。<br />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br />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br />③(始)速祸焉</p><p>答 案:①开始 ②当初 ③才</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