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
>四级
>精选习题
>2024年公共营养师《三级》每日一练试题09月21日
2024年公共营养师《三级》每日一练试题09月21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酸渍是用醋酸或食醋浸泡食品,使醋酸浓度达到17%以上。()</p><p>答 案:错</p><p>解 析:酸渍是用醋酸或食醋浸泡食品,使醋酸浓度达到1.7%以上。</p><p>2、决定健康成人能量及食物摄入量的两个重要参考指标是体重和体力活动水平( )</p><p>答 案:对</p><p>解 析:暂无</p><p>3、营养教育的远期效果指人们营养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的变化。( )</p><p>答 案:对</p><p>4、果蔬汁含大量膳食纤维。()</p><p>答 案:错</p><p>解 析:果蔬汁含少量膳食纤维。</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在铁减少期,生化指标出现( )。</p><ul><li>A:血清铁下降</li><li>B:铁结合力上升</li><li>C:血红蛋白下降</li><li>D:血清铁蛋白下降</li></ul><p>答 案:D</p><p>2、幼儿全部20颗乳牙出齐应不迟于( )岁</p><ul><li>A:2</li><li>B:2.5</li><li>C:3</li><li>D:3.5</li></ul><p>答 案:B</p><p>3、引起促进胰液素释放的最强物质是( )。</p><ul><li>A:蛋白质分解产物</li><li>B:盐酸</li><li>C:脂肪分解产物</li><li>D:葡萄糖</li></ul><p>答 案:B</p><p>4、食物频率法的目的是()。</p><ul><li>A:获得被调查者的膳食模式</li><li>B:便于研究营养相关慢性病</li><li>C:采用多种调查方式,结果更加准确</li><li>D:验证24h回顾法的准确性</li></ul><p>答 案:A</p><p>解 析:食物频率法的目的是获得被调查者的膳食模式,方便今后研究膳食模式与营养相关慢性病的关系。</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病因为( )。</p><ul><li>A:日照减少</li><li>B:食物摄入量不足</li><li>C:消耗增加</li><li>D:需要量增多</li></ul><p>答 案:BCD</p><p>解 析:由于社会的、自然的、生理的、病理的原因使能量和蛋白质摄入不足时,都可能发生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常见的原因有食物摄入不足、需要量增大、消耗增加和其他疾病。</p><p>2、食品污染种类按其性质可分为( )。</p><ul><li>A:生物性污染</li><li>B:农药污染</li><li>C:放射性污染</li><li>D:化学性污染</li></ul><p>答 案:ACD</p><p>3、通用粉的质量指标包括()。</p><ul><li>A:脂肪酸值</li><li>B:加工精度</li><li>C:含砂量</li><li>D:湿面筋</li><li>E:气味口味</li></ul><p>答 案:ABCE</p><p>4、有关调查报告的概述部分,说法正确的有()。</p><ul><li>A:概述部分是整个调查报告的主体</li><li>B:概述部分应简要说明调查目的</li><li>C:概述部分应简要介绍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li><li>D:概述部分应简要介绍调查研究的方法</li><li>E:概述部分应写明对原始资料进行选择、评价等的原则</li></ul><p>答 案:BCDE</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下面是<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150.html" target="_blank">公共营养师</a>采用对某机关食堂2007年11月15日一天的情况进行的膳食调查后填写的食物量登记表。<br /><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2021-12/61baac6b17472.png" />
(1)计算11月15日就餐人日数。
(2)计算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p><p>答 案:(1)早餐餐次比=43200÷(43200+76800+28800)=29.03%;
中餐餐次比=76800÷(43200+76800+28800)=51.61%;
晚餐餐次比=28800÷(43200+76800+28800)=19.36%;
就餐人日数=60×29.03%+80×51.61%+45×19.36%=67人日。
(2)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kcal)=实际消耗量÷总人日数=(43200+76800+28800)÷67=2220.9kcal。</p><p>2、案例描述:在进行体格测量时,调查员用钢卷尺测量了一位20岁学生的身高,所测数据为175cm,用体重计测得其体重90kg,腰围98cm,臀围101cm。体检发现在60mm范围内出血点达10个,其余检查未发现异常。在测量腰围时,调查员按下列步骤进行测量:被测者自然站立,低头含胸,测量者选择被测量者腰部最粗部位作为测量点,将钢卷尺绕腰一周,在吸气末呼气初开始读数,并记录读数。请根据上述情景描述回答以下问题。在进行所有体格测量时,有无不正确之处,请加以说明。</p><p>答 案:(1)腰围1)应有2人配合进行测量。2)站姿不对,应平视前方,不含胸。3)部位不对,应为肋下缘最底部与髂前上嵴最高点的连线中点处。4)测量时间不对,应在呼气末吸气未开始时测量。5)不应选用钢卷尺,而是无伸缩性的卷尺。(2)身高。身高不应用钢卷尺测量,而应用身高计(身高坐高计)测量。(3)臀围。不应用钢卷尺,而应用无伸缩性卷尺。</p><p>3、请简述发病率和患病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p><p>答 案:(1)发病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①概念。发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某特定人群中某种疾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②计算公式。发病率=一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k=100%,1000‰…)。(2)患病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①概念。患病率(PrevalenceRate):亦称现患率、流行率。患病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②计算公式。患病率=特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口数×k(k=100%,1000‰,10000/万或100000/10万)。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