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9月16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背影》本文塑造人物形象主要采用的手法是()。
</p><ul><li>A:对比手法</li><li>B:侧面描写</li><li>C:白描手法和侧面烘托</li><li>D:正面描写</li></ul><p>答 案:C</p><p>2、下列作家中,其作品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p><ul><li>A:班固</li><li>B:司马迁</li><li>C:左丘明</li><li>D:孟子</li></ul><p>答 案:B</p><p>解 析:《史记》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为司马迁。</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给下列的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p><p>答 案:徇:<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408/0766b33be6cf796.png" />攻取。</p><p>2、“余音袅袅,不绝如缕”采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p><p>答 案:通感(答“比喻”也算对)。“余音袅袅,不绝如缕”采用了通感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本来表示对江水绵绵不绝的感觉的词语,移来表示对余音袅袅的感觉,将人的听觉、视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使意象更为活泼;把箫声的余音比作细丝。</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其中“艳羡”的意思是?</p><p>答 案:非常羡慕</p><p>解 析:出自梁启超的《论毅力》全句为:“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 <br />译文:旁观者只是非常羡慕别人的成功,认为这个人大概是个幸运儿,而老天总是因为某种缘故宠爱他;又认为我遭遇不顺利,所以成就也比不上他。</p><p>2、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p><p>答 案:柳暗花明又一村</p><p class="introTit">写作题</p><p>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人生之路也会遇到红绿灯,红灯亮时,就要暂时驻足,为前行积蓄力量;绿灯亮时,就要勇敢前行,奔向自己的目标。正是有了这红绿的变化,人生的步伐才有快慢调整,人生的景色才会五彩斑斓。<br />请以“人生红绿灯”为话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p><p>答 案:略</p><p>解 析:【写作思路】人生的红绿灯可以理解为实现人生目标的走与停。走是为了前进,为了接近目标。人生步伐太快,总会疲惫或者遇到困难、挫折,暂时的停止是为了做好准备,更好的走下去,但不思进取就会落后。写作时,注意兼顾“红灯”和“绿灯”,以及两者的辩证关系。【经典事例】<br />1.惠特曼出版了《草叶集》,却无人问津,他没有通过媒体进行炒作,他有自己的坚持,他停下脚步,不停地对《草叶集》进行修改补足,然后他带着新的《草叶集》上路了,最后获得了成功。<br />2体格庞大的鲸鱼在深海中横行无阻,奋力潜游便可抵百里之外。然而,它们每隔一段时间便停下来,到海面上换气,气足之后才返回深海。<br />【名人名言】<br />1.列宁曾说,不懂得休息的人也就不懂得战斗。<br />2.著名演员陈道明曾说,人要张弛有度才能前进。<br />3.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说,他滑雪的时候从未摔倒过一次跤,因为他懂得怎么停下来。</p><p>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人把弯路走直了,欣喜于找到捷径;有人把直路走弯了,惊喜于巧遇美景。<br />请以《捷径与美景》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p><p>答 案:请自行作答</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请分析文中地主太太的形象。
</p><p>答 案:地主太太有一定的同情心,在农妇丧子后特意去探问,但巨大的身份地位差异让她无法体会农妇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悲痛。
</p><p>2、为什么要制定《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p><p>答 案:①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②外来入侵物种扩散途径更加多样化、隐蔽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