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导游资格证《政策与法律法规》每日一练试题09月15日

聚题库
09/15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旅游者有被尊重的权利和自由。因此,旅游者可以拒绝提供有关个人的健康信息。()</p><p>答 案:错</p><p>解 析:《旅游法》第15条规定,旅游者购买、接受旅游服务时,应当向旅游经营者如实告知与旅游活动相关的个人健康信息,遵守旅游活动中的安全警示规定。故本题错误。</p><p>2、旅行社申请出境旅游业务的,应当提交:经营旅行社业务满三年且连续两年未因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罚款以上处罚的承诺书。()</p><p>答 案:错</p><p>解 析:《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第10条规定,旅行社申请出境旅游业务的,应当向国务院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两项文件:经营旅游社业务满两年,且连续两年未因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收到行政机关处罚以上处罚的承诺书;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变更经营范围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p><p>3、旅行社自交纳或者补足质量保证金之日起3年内未因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罚款以上处罚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的缴存数额降低30%,并向社会公告。()</p><p>答 案:错</p><p>解 析:旅行社自交纳或者补足质量保证金之日起3年内未因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罚款以上处罚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的缴存数额降低50%,故本题错误。</p><p>4、对于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地方特色食品,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必须制定并公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p><p>答 案:错</p><p>解 析:《食品安全法》第29条规定,对地方特色食品,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制定并公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后,该地方标准即行废止。故本题错误。</p><p>5、人民英雄纪念碑及其名称、碑题、碑文、浮雕、图形、标志等均受法律保护。  </p><p>答 案:对</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根据《宪法》的规定,关于人民法院,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p><ul><li>A:最高人民法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审判机关</li><li>B: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分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li><li>C:上级人民法院领导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li><li>D:最高人民法院具有一审管辖权</li></ul><p>答 案:C</p><p>解 析:宪法第132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p><p>2、文物出境,应当经国务院()行政部门指定的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审核。  </p><ul><li>A:建设</li><li>B:文物</li><li>C:林业</li><li>D:旅游</li></ul><p>答 案:B</p><p>解 析:文物出境,应当经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指定的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审核。</p><p>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损品,禁止出境展览。  </p><ul><li>A:一级</li><li>B:二级</li><li>C:三级</li><li>D:四级</li></ul><p>答 案:A</p><p>解 析:【2018年真题】《文物保护法》第62条规定,一级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损品,禁止出境展览。故本题选A。</p><p>4、铁路旅客运输中,承运人的义务不包含()。</p><ul><li>A:为旅客提供良好的旅行环境和服务设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li><li>B:应当保证旅客和货物运输的安人,保证列车正点到达</li><li>C:对运送期间发生的旅客身体损害进行赔偿</li><li>D:对运送期间因旅客过错造成的随身携带物品的损失予以赔偿</li></ul><p>答 案:D</p><p>解 析:根据《铁路旅客运输规程》第10条第2款规定,承运人应对运送期间因承运人过错造成的旅客随身携带物品的损失予以赔偿。D选项为“旅客过错”,故选D。</p><p>5、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旅游经营者提供服务时有欺诈行为,旅游者请求旅游经营者()赔偿其遭受的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p><ul><li>A:一倍</li><li>B:双倍</li><li>C:三倍</li><li>D:四倍</li></ul><p>答 案:B</p><p>解 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7条第2款规定,旅游经营者提供服务时有欺诈行为,旅游者请求旅游经营者双倍赔偿其遭受的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故选B。</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p><ul><li>A:平等、自愿原则</li><li>B:公平原则</li><li>C:诚实信用原则</li><li>D:公序良俗原则</li><li>E:绿色原则</li></ul><p>答 案:ABCDE</p><p>解 析:依据《民法典》第4~9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绿色等基本原则,故选ABCDE。</p><p>2、下列各项中,属于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选项包括()。</p><ul><li>A:基于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li><li>B:因一方欺诈,当事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li><li>C:因第三人胁迫,当事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li><li>D: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致使成立时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li><li>E:一方利用对方处于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成立时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li></ul><p>答 案:BCDE</p><p>解 析:依据《民法典》第147~151条规定,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包括:①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②因一方或者第三人的欺诈、胁迫,当事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③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成立时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A选项应当是重大误解,故选BCDE。</p><p>3、《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实施的目的是()。  </p><ul><li>A: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li><li>B: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li><li>C: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li><li>D: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li><li>E:规范市场经济及社会发展</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突发事件应对法》第1条规定,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制定本法。故选ABCD。</p><p>4、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p><ul><li>A:1978年宪法是我国的现行宪法</li><li>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li><li>C: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li><li>D: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li><li>E: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li></ul><p>答 案:AD</p><p>解 析:《宪法》第64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或1/5以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p><p>5、下列( )出入境行为,将被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p><ul><li>A:持用伪造、变造、骗取的出境入境证件出境入境的</li><li>B:冒用他人出境入境证件出境入境的</li><li>C:逃避出境入境边防检查的</li><li>D:非法前往其他国家或者地区被遣返的</li><li>E:以其他方式非法出境入境的</li></ul><p>答 案:ABCE</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七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一)持用伪造、变造、骗取的出境入境证件出境入境的; (二)冒用他人出境入境证件出境入境的; (三)逃避出境入境边防检查的; (四)以其他方式非法出境入境的。</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