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碳排放管理员《碳排放核查员》每日一练试题09月13日

聚题库
09/13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气候变化的影响有正有负,但负面影响为主。</p><p>答 案:对</p><p>2、核查机构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确保核查工作的完整性和保密性。</p><p>答 案:对</p><p>3、核查者应评估在温室气体信息管理体系、温室气体数据和信息的评价过程中收集的证据是否充分,是否能够支持温室气体声明,核查者在评估收集的证据时应考虑实质性。</p><p>答 案:对</p><p>4、碳排放核算原则的完整性应包括会展活动所有间接排放的总和,避免重复计算或漏算。</p><p>答 案:错</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可以被称为“低碳试验场”的地区是()。</p><ul><li>A:北美</li><li>B:东亚</li><li>C:西欧</li><li>D:北欧</li></ul><p>答 案:D</p><p>2、碳足迹是指()引起的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p><ul><li>A:企业或者个人</li><li>B: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li><li>C:生产或个人</li><li>D:个人活动</li></ul><p>答 案:B</p><p>3、截止目前,我国出台了()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p><ul><li>A:8</li><li>B:13</li><li>C:24</li><li>D:10</li></ul><p>答 案:C</p><p>4、()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p><ul><li>A:《京都议定书》</li><li>B:《蒙特利尔议定书》</li><li>C:《马拉喀什协定》</li><li>D:《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li></ul><p>答 案:A</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核算边界包括()。</p><ul><li>A:地理边界包括会展活动举办场地的地理范围以及参加会展人员往返差旅活动涉及的地理范围</li><li>B:时间范围包括会展活动的筹备、实施和收尾阶段</li><li>C:设施边界包括为会展活动举办场地服务的固定设施(如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等)与移动设施</li><li>D:排放源类型包括会展活动举办场地固定设施和会展活动举办过程中移动设施燃料燃烧排放、会展活动举办场地外购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会展活动参会人员往返交通和住宿产生的排放。<br /></li></ul><p>答 案:ABCD</p><p>2、工业企业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工作,应遵守以下哪些基本原则:</p><ul><li>A:相关性</li><li>B:完整性</li><li>C:—致性</li><li>D:准确性</li><li>E:透明性</li></ul><p>答 案:ABCDE</p><p>3、关于温室气体排放量化﹐不正确的是?()</p><ul><li>A:所有的温室气体排放都必须量化</li><li>B: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必须文件化</li><li>C:温室气体量化的结果必须具有可再现性</li><li>D:温室气体的量化方法一经确定就不能改变</li></ul><p>答 案:AD</p><p>4、以下哪几个标准适用于组织GHG排放的量化?()</p><ul><li>A:ISO14064-1</li><li>B:ISO14064-2</li><li>C:ISO14064-3</li><li>D:SZDB/Z69—2012《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化和报告规范及指南》</li></ul><p>答 案:AD</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国家给出了区域电力排放因子,但是在执行MRV课题时,也看到了国家出台的每个省的排放因子,这样,从国家的角度,为了数据可比,肯定要用国家的因子,但从各个省份上来说,是不是自己省份的排放因子更加准确?</p><p>答 案:采用国家给出、并不断更新的区域电力排放因子。</p><p>2、如何选取电力CO2排放因子?</p><p>答 案:根据对应年份选取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定期公布的各区域电网平均供电CO2排放因子。矿山企业常见问题及解答</p><p>3、指南中提出的温室气体全球变暖潜势采用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中的推荐值,能否使用最新第五次评估报告中的推荐值?</p><p>答 案:国家信息通报等报告制定中仍采用第二次评估报告中的值,为统一各层级的核算,企业核算时同样采用第二次评估报告中的值。</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