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实务(初级)》每日一练试题09月11日

聚题库
09/11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为了解决社区中存在的“破墙开店”的难题,<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28.html" target="_blank">社会工作者</a>带领社区居民多次召开“议事会”。每次开会时,居民都积极发言,但讨论过程中各执己见,争论不休,未能达成共识。针对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应采取的策略是( )。</p><ul><li>A: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能力</li><li>B: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li><li>C:促进社区居民对参与价值的肯定</li><li>D:增加社区居民的参与信心</li></ul><p>答 案:A</p><p>解 析:本题考查推动社区居民参与的策略。参与各种会议需要具备有关开会的知识和参与讨论的技巧,如果社区居民没有参与经验,又缺乏有关的组织技巧及决策的相关知识等,就会阻碍其参与社区事务。</p><p>2、在家庭干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运用一些专业的技巧影响受助的家庭成员,以推动受助家庭成员发生积极的改变。其中常用的干预技巧不包括(  )。</p><ul><li>A:观察</li><li>B:再标签</li><li>C:家庭结构图</li><li>D:例子使用</li></ul><p>答 案:C</p><p>3、社会工作者发现,一些青少年因为缺乏与父母的有效沟通,亲子关系紧张而不想回家,以逃避父母的责问。为此,社会工作者计划举办“亲子平行小组”以改善青少年与父母间的关系。下列做法中,有助于实现上述目标的是( )</p><ul><li>A:下列做法中,有助于实现上述目标的是( )</li><li>B:组织青少年和家长分别参加为期三天的夏令营活动</li><li>C:为青少年和家长分别举办沟通技巧学习小组</li><li>D:运用分组和跨组交流的方式,协助青少年和家长学习沟通技巧</li><li>E:组织家庭教育专家,为青少年和家长举办亲子沟通讲座</li></ul><p>答 案:C</p><p>解 析:本题考查改善青少年家庭关系的亲子并行小组的工作方法。亲子并行小组是社会工作者经常用到的服务方法,它可以定义为两个分开但同时进行的小组,通过联合活动,如实践练习、互相配合的小组内容和进度、联组活动等,从而改善亲子的关系。</p><p>4、以下不属于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是(  )。</p><ul><li>A: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li><li>B:烈士褒扬社会工作</li><li>C:军供社会工作</li><li>D:随军家属社会工作</li></ul><p>答 案:D</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实施后,各地积极行动。陆续建立了未成年人保护服务体系。某地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计划采用“风险预防、发现报告、康复回归”的服务流程开展儿童保护服务。根据该服务流程,儿童社会工作者需要开展的工作内容包括()。  </p><ul><li>A:根据儿童的受侵害程度和父母的监护能力完成监护处置</li><li>B:争取政策支持,建立跨部门的未成年人保护协调工作机制</li><li>C:为进入国家替代照顾服务体系中的受侵害儿童寻找寄养服务</li><li>D:依托公益慈善服务机构对辖区内有儿童侵害风险的家庭进行评估</li><li>E:对照政策界定的服务对象,定期发放儿童津贴,提供基础福利服务</li></ul><p>答 案:ACDE</p><p>解 析:儿童福利服务和儿童保护预防服务:儿童福利服务有科学育儿、早教、儿童社会化引导等发展性服务内容,也有按照国家标准发放津贴等落实儿童福利政策的服务。儿童保护预防主要是针对有儿童侵害风险的家庭进行风险评估、风险分级分类和风险干预服务。儿童保护的发现报告和伤害评估服务:社会工作者要及时发现儿童受侵害案件,将其报告给公安机关和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并对儿童受侵害程度进行评估,做出儿童是否需要脱离家庭环境的判断,完成监护处置。失依儿童的替代照料和康复回归服务:当受害儿童被带离原生家庭,进入国家替代服务体系中时,社会工作者要重视儿童的康复和回归。将上述三大流程合并,形成“三合一”的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整体流程。三大服务是互相关联、不可分割的。</p><p>2、儿童社会工作具有促进儿童发展的功能,但它并不是直接为儿童提供生活照料和进行知识传授,它需要运作专业手法,达到( )的功能。</p><ul><li>A:协助行为偏差儿童的矫治</li><li>B:减少儿童对父母的依附性</li><li>C:推动有关儿童的政策立法</li><li>D:增强儿童未来的经济独立性</li><li>E:促进儿童全面发展</li></ul><p>答 案:AE</p><p>3、六年级女生小灿的父亲因意外失去了劳动能力,全家靠目前外出工作艰难维持生活,母亲压力巨大,遇到不顺心的事,常常打骂小灿,小灿一年前被诊断为抑郁症,休学在家,终日与手机为伴,但母亲却限制她玩手机,频繁与她发生冲突,社会工作者组建了家庭工作团队为小灿开展服务,在开展家庭团队工作环节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有()。  </p><ul><li>A:挖掘小灿家的亲戚资源</li><li>B:为小灿提供替代性福利服务</li><li>C:挖掘小灿所在社区资源</li><li>D:界定小灿家庭风险类型和程度</li><li>E:安排小灿入院接受治疗</li></ul><p>答 案:ACD</p><p>解 析:开展家庭团队工作:儿童社会工作者与上述家庭工作团队成员一道,常采用团队会议的形式,探讨家庭面临的问题,并从提高家庭解决问题能力的角度,共同明确家庭解决问题的计划,包括步骤、内容和时间框架。团队中的非家庭成员,通常起到信息咨询和专业支持的作用,家庭成员在这个环节的积极参与,对实现工作计划目标至关重要。家庭团队在这个环节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1)界定儿童伤害的家庭风险类型和程度。(2)挖掘所有与家庭相关的社会支持网络,包括亲戚和社区里的资源,制订家庭支持服务计划。这里需要从儿童个体和家庭两个方面进行风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分析,为制订计划提供依据。</p><p>4、除了心理发展视角外,也可以从文化视角对青少年进行研究。从文化视角来看,文化叛逆青少年行为的特点主要有(  )。</p><ul><li>A:追求独特</li><li>B:惹是生非</li><li>C:不甘平凡</li><li>D:标新立异</li><li>E:不守纪律</li></ul><p>答 案:ACD</p><p>解 析:除了生理、心理等方面外,文化角度是青少年研究的重要视角。有学者将青少年文化分成四种类型,也可以作为对青少年行为及其特点的一种分类。第一,正直青年。指那些循规蹈矩的青少年,他们似乎不需要经历什么冲击或反叛行为便可过渡至成年期。第二,问题青年。指那些有越轨行为甚至犯罪倾向的青少年。他们不守纪律、爱游荡、滥交、吸毒、惹是生非的行为被视为社会问题。第三,文化叛逆青年。这类青少年不甘平凡,喜欢标新立异,追求独特的文化或生活品位,建立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第四,政治偏激青年。他们好打抱不平,认同并采取激进的行动,以追求某些理想或社会取向。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叛逆青年的特点。考生需要掌握四种类型青年的定义、范畴、可以提供的服务。</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申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需要哪些证件?</p><p>答 案:(1)户籍证明城镇非农业户籍证明。(2)职工单位证明退休人员由社保部门和所在单位的工会、人事(劳资)部门出具证明;其他从业人员由所在单位工会、人事(劳资)部门出具证明。(3)残疾证明残疾人需提供残疾证及复印件。(4)劳动能力认定证明因病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经有关部门进行劳动能力认定、鉴定。(5)退休证明退休人员提供退休证明。(6)离婚证明离婚人员提供离婚协议书或法院判决书。(7)赡养关系证明有子女的老年人应提供子女的收人证明。(8)失业证明领取失业救济金人员应提供领取失业救济证明。(9)下岗证明下岗人员应提供劳动部门颁发的《沈阳市下岗职工就业优惠证》或半年以上不在岗工作的证明。(10)"三无"人员的定期救济审批手续。(11)18周岁以上在校学生学籍证明。(12)申请就业情况证明由街道或区劳动保障部门签署意见的《申请低保人员就业认定表》等相关材料。(13)迁移证明动迁户提供有关迁移材料。</p><p>2、第一次选举当选名额不足时,如何进行选举?</p><p>答 案:第一次选举当选名额不足时,应就所缺空额组织另行选举。其得票数达到选票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即可当选。</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