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9月10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
</p><p>答 案:对</p><p>解 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原句为:"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思就是为官者(作者当时的身份)应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现出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p><p>2、“安慰、揉腿、喂饭、伸手去接呕(ǒu)吐物……这些举动,常常发生在航班上”括号里的注音是正确的。()
</p><p>答 案:对</p><p>解 析:呕(ǒu)吐物</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p><ul><li>A:走在这玻璃钢制的地板上,给人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li><li>B:老师批评了他,他还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明显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li><li>C:如果根据已有的线索,[按图索骥],我们很快就能找到那批被盗物资。</li><li>D: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你就可以[左右逢源]。</li></ul><p>答 案:A</p><p>解 析:A如履薄冰:像踩在薄冰上。比喻随时都会发生危险,做事极为小心谨慎。B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C按图索骥:按照图像去寻找好马。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不知变通。后也比喻依照一定的线索去寻找事物。D左右逢源:比喻事情无论怎么做都很顺利,也比喻人办事圆滑。</p><p>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p><ul><li>A:琐碎、坐落、蹒姗、委曲求全</li><li>B:祈祷、编辑、屏风、歇斯底里</li><li>C:伶俐、毕竟、风度、黔驴技穷</li><li>D:邀请、诀别、脉搏、明目张胆</li></ul><p>答 案:A</p><p>解 析:A蹒跚</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下列名句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p><ul><li>A: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li><li>B:桑之落矣,其黄而殒。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诗经·氓》)</li><li>C: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li><li>D: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li></ul><p>答 案:CD</p><p>解 析: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A项,“繁双鬓”,改为“繁霜鬓”。B项,“其黄而殒”改为“其黄而陨”。故选CD。</p><p>2、下列对这篇短文的分析和品赏,正确的三项是()</p><ul><li>A:文章在对早春冷雨后自蝴蝶命运变化描写的同时,也叙述了自己的绵绵情思,吟唱了一曲人性美的赞歌。</li><li>B:作者描写“我”三次心理变化的过程,一波三折,“我”的绵绵情思就在这曲折有致的叙述中展现出来。</li><li>C:作者笔下的那只白蝴蝶,是美丽而勇敢的春的“寻求者”的化身,在它的身上体现了春之生灵争春的勇气。</li><li>D:第3自然段问白蝴蝶要飞到哪儿去?而短文的后面又有暗示:白蝴蝶飞出来是为了寻求“火、热、光明、生命”。</li><li>E:本文全文不过千字,作者心细如发,笔纤似针,行文跌宕多姿,充分体现了刘白羽散文的风格:细腻、激越、壮美。</li></ul><p>答 案:ACD</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文章中第②③④段中“精神上的残废”“精神上的中毒”“精神上的短视”具体指什么?请简要概括。(1)精神上的残废:()<br />(2)精神上的中毒:()<br />(3)精神上的短视:()</p><p>答 案:(1)根本不知,感受不到趣味(2)趣味低劣,缺乏鉴赏力(3)知得不全,趣味狭窄</p><p>2、把下面括号的长句改写成短句,并使各短句格式协调一致。(不得改变原意,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有人把学习基础知识比作从“一”做起。(没有第一块基石、第一条小溪、第一步前进,就没有高楼的耸立、滔滔的大河、万里的征程。)</p><p>答 案:没有第一块基石就没有耸立的高楼,没有第一条小溪就没有滔滔的大河,没有第一步前进就没有万里的征程。</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空山新雨后,()。</p><p>答 案:天气晚来秋</p><p>2、众里寻他千百度,(),(),()。</p><p>答 案: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