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
>四级
>精选习题
>2024年公共营养师《理论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9月10日
2024年公共营养师《理论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9月10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现代社会居民的大多数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其不良生活方式有关。()</p><p>答 案:对</p><p>解 析: </p><p>2、营养不良水肿型应多补充蛋白质,干瘦型应多补充能量。()</p><p>答 案:对</p><p>解 析:营养不良性水肿,又称低蛋白血症:是一种营养缺乏的特殊表现,由于长时间的负氮平衡,以致血浆蛋白减少,胶体渗透压降低,出现全身性水肿为其特征。营养不良性干瘦是由于热能严重不足引起,小儿矮小消瘦,皮下脂肪消失,皮肤推动弹性,头发干燥易脱落,体弱乏力萎靡不振。</p><p>3、老年人应该有规律地饮用包括浓茶在内的饮料。()</p><p>答 案:错</p><p>解 析:老年人对失水和脱水迟钝,因此应有规律的每天每公斤体重饮用30mL水,可以是白开水或不太浓的茶。</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膳食结构中属于营养过剩型膳食结构的是()。</p><ul><li>A:以动植物食物为主的平衡膳食结构</li><li>B: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li><li>C: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li><li>D:地中海膳食结构</li></ul><p>答 案:C</p><p>解 析: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是多数欧美发达国家的典型膳食结构,属于营养过剩型的膳食。主要特点是:提供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质而含有膳食纤维较低。</p><p>2、成人及1岁以上儿童钙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定为()mg/d。</p><ul><li>A:1000</li><li>B:1500</li><li>C:1800</li><li>D:2000</li></ul><p>答 案:D</p><p>解 析:钙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p><p>3、( )是职业的本质。</p><ul><li>A:获得劳动报酬</li><li>B:承担特定社会责任</li><li>C:谋生的手段和方式</li><li>D:满足社会生产</li></ul><p>答 案:B</p><p>解 析:人们通过自己的职业劳动,履行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承担特定社会责任是职业的本质。只要人们从事职业,就必须承担职业责任,恪尽职业义务。只有这样,才能立足社会,得到他人认可,成为一名合格的从业人员。</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按污染的性质,食品污染可分为()。</p><ul><li>A:生物性污染</li><li>B:化学性污染</li><li>C:物理性污染</li><li>D:水质污染</li></ul><p>答 案:ABC</p><p>2、环境中二恶英的主要来源包括()。</p><ul><li>A:除草剂和落叶剂的使用</li><li>B:医院的废弃物</li><li>C:环境中光化学反应</li><li>D:城市垃圾的焚烧</li><li>E:汽车尾气</li></ul><p>答 案:ABCDE</p><p>3、下列茶叶,加工过程中有发酵工艺的是()。</p><ul><li>A:白茶</li><li>B:红茶</li><li>C:乌龙茶</li><li>D:绿茶</li><li>E:黄茶</li></ul><p>答 案:ABCE</p><p>解 析:绿茶为不发酵茶,白茶为微发酵茶,黄茶为轻发酵茶,青茶(乌龙茶)为半发酵茶,红茶、黑茶为全发酵茶。</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系统</p><p>答 案:系统是由彼此关联且与环境相关联的元素组成的集合。</p><p>2、组织</p><p>答 案:所谓组织,即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具有比较严密结构的制度化的群体。</p><p>3、糖尿病</p><p>答 案: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的常见内分泌代谢疾病。</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人工喂养</p><p>答 案:人工喂养是指因各种原因不能用母乳喂养婴儿时,可采用牛乳、羊乳等动物乳或其他代乳品喂养婴儿的方法。由于不同种动物的乳,严格来讲,只适合相应种类动物的幼子,并不适宜其他种类幼子的生长发育,同时亦不适宜直接喂养婴儿。因此,特别是对0~4个月的婴儿,只有在实在无法用母乳喂养时才采用人工喂养。</p><p>2、常用化学保藏方法包括( )。</p><p>答 案:常用的化学保藏方法有:(1)腌渍保藏:①盐渍,②糖渍;(2)烟熏保藏:①冷熏法,②热熏法,③液熏法。</p><p>3、知信行理论模式</p><p>答 案:知信行理论模式是将人们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三个连续过程的理论模式。“知”是知识和学习,“信”是正确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行”指的是行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