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9月09日

聚题库
09/09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尾联诗人有感而发。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王孙指诗人和他的朋友们,诗人表示愿意和朋友们留在这宁静闲适的山林里过隐居生活。()  </p><p>答 案:错</p><p>解 析: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化用典故,《楚辞》有“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句,原意是招王孙出山入仕,诗人反用其意,以王孙自比,流露出隐遁消极情绪。故错误。</p><p>2、按照范围大小,总结可以分为年度总结、季度总结和月份总结。()</p><p>答 案:错</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各句中[]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p><ul><li>A:这种说法虽然太极端,但绝不是[骇人听闻],人类至今安全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奥秘还不为人知</li><li>B:一旦这一颗“基因原子弹”爆炸,我们将不可能扭转局面,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建立国际性的合作,[防患于未然],把损失降到最低。</li><li>C:有的人没有远大的理想,不去努力经营自己的人生,只盯着眼前的一点利益,贪图一时的享乐,这种[朝不虑夕]的人,与庄子笔下的学鸠有什么不同?</li><li>D:景泰蓝要涂上色料,铜丝粘在上面,涂色料就有了[界线]。</li></ul><p>答 案:C</p><p>解 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A项,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凶残的事情)。句中是说“说法”,并非事实,应使用“耸人听闻”。B项,“防患于未然”,在事敌或灾害未发生时采取预防措施。句中是假设基因原子弹“爆炸”,是假设事情已经发生。故错误。D项,界线既指某些事物的边缘,又指两个地区分界的线。界限,指尽实处,限度。句中应使用“界限”。</p><p>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p><ul><li>A:这起因工作人员疏忽而造成的重大的中学生中毒案件,自始至终牵动着无数大江南北的学生和家长的心。</li><li>B:作为主要农产品技术法规、标准的集大成者,该数据库填补了国内空白,对扭转我国农产品出口所面临的不利局面具有重要意义。</li><li>C:阅读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人民的生活,但它们是用文言写成的,所以比起白话文来要深刻得多。</li><li>D:奉劝那些利欲熏心者,莫要为了蝇头小利而弄虚作假,借助虚假广告蒙骗消费者,其结果是很可怕的。</li></ul><p>答 案:B</p><p>解 析:A去掉逗号,如果有逗号,那么后面的句子缺主语,“无数”放到“大江南北”后面;C“但它们是用文言写成的”,改为“因为它们是用文言写成的”;D语义有歧义。</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为括号里的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br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发现并描述了许多(不同的世界)。人们的观察力和概括力改进时,就会产生一个(新的世界)形象,可是他仍然没有能把一切(可能的世界)都描述完。</p><ul><li>A:指人类可能认识的世界</li><li>B:指人类从不同的空间角度发现和描述的许多不同的世界</li><li>C:指被改造了的,呈现崭新姿态的世界</li><li>D:指人们在不同水平上对世界不同的认识</li><li>E:根据新的认识所描述的世界</li><li>F:幻想中可能出现的理想世界</li></ul><p>答 案:ADE</p><p>解 析:根据前文“发现并描述”可知,“不同的世界”是“指人们在不同水平上对世界不同的认识”。根据“观察力和概括力改进”可知“新的世界”是“根据新的认识所描述的世界”;“可能的世界”是“指人类可能认识的世界”。</p><p>2、下面这段主持词中,表达完全得体的两项是() 在这个月朗风清、金桂飘香的仲秋之夜,我们诗社有幸邀请到了①“忝列”中国十大朗诵名家的李慕林教授。下面,就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李教授的②“拨冗莅临”,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欢迎!接下来,李教授将围绕“古典诗词吟诵方法”这一主题,发表自己的③“真知灼见”,请大家把握好这个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④“姑妄听之”,做好笔记。  </p><ul><li>A:①</li><li>B:②</li><li>C:③</li><li>D:④</li></ul><p>答 案:BC</p><p>解 析:①句,忝列: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此处用在李慕林教授身上,谦敬失当。②句,拨冗莅临:敬辞,拨冗,推开繁忙事务(抽空的意思,多用于客套话);莅临,亲自到达。多指为政者或上级官吏的到来。此处用于李教授的到来,使用正确。③句,真知灼见:正确的认识,透辟的见解。用于形容别人的观点正确,此处使用正确。④句,姑妄听之:谦词,姑且听听(不必信以为真)。此处是让大家认真听李教授的发言,谦敬失当。故②③正确,①④错误。故选BC。</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写一段话,用上“窗子”*绿色”这两个词语,要求有意境、有情节、有哲理。(不超过60个字) <br />扩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答 案:小云看着窗子外面那棵刚发芽的老梧桐,浅绿色渐染了乍暖还寒的初春。再看看自己渐好的身体,嘴角露出一丝微笑,那不是树叶的绿色,那是生命的绿色。</p><p>解 析:[解析] [关键点提示] “窗子”可以透进阳光,象征着光明;“绿色”象征着生命、希望。据此分析,可结合某人的某件事及其从绿色中得到的启示来写。</p><p>2、第③段“这条起自秦岭北麓眉县西南15千米的斜水谷,到达秦岭南麓褒城县北5千米的褒水河谷,全长大约200千米的栈道,是在峭崖陡壁上开山破石、钻孔架木并在其上铺板而成的”中“大约”能否删掉?为什么?</p><p>答 案:不能。“大约”表示“200千米”是个不确定的数值,如果删去则表示栈道的长度刚好“200千米”,与事实不符。“大约”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中间小谢又清发。</p><p>答 案:蓬莱文章建安骨</p><p>2、 陶渊明《饮酒》(其五)一诗中,最能表现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思想情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p><p>答 案:【采菊东篱下】</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