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
>个人贷款
>考试问答
>2024年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每日一练试题09月09日
2024年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每日一练试题09月09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经济合同的书面形式只能是纸质载体。( )</p><p>答 案:错</p><p>解 析:存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一一般情况下,活期储蓄存款的存折、定期存款的存单、单位存款的存款凭证等,均是存款合同的书面形式。但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经济合同的书面形式不再局限于纸质载体。许多情况下它表现为磁介质或其他载体中的电子数据。</p><p>2、经济资本用于衡量银行的预期和非预期损失。()
</p><p>答 案:错</p><p>解 析:经济资本是描述在一定的置信度水平下(如99%),为了应对未来一定期限内资产的非预期损失而应该持有或需要的资本金。</p><p>3、个人保险代理人在代为办理人寿保险业务时,不得同时接受两个以上保险人的委托。
</p><p>答 案:对</p><p>解 析:个人保险代理人在代为办理人寿保险业务时,不得同时接受两个以上保险人的委托。</p><p>4、单位存款账户不可以办理现金支取业务。 ( )</p><p>答 案:错</p><p>解 析:单位活期存款账户中的基本存款账户,是存款人因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需要开立的 银行结算账户。</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年</p><ul><li>A:1</li><li>B:2</li><li>C:3</li><li>D:5</li></ul><p>答 案:B</p><p>解 析:诉讼时效分为普通诉讼时效、特别诉讼时效和最长诉讼时效。除了法律有特别规定外,所有的民事法律关系都适用于普通诉讼时效。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p><p>2、单位存款人因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需要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是()</p><ul><li>A:专用存款账户</li><li>B:一般存款账户</li><li>C:临时存款账户</li><li>D:基本存款账户</li></ul><p>答 案:D</p><p>解 析:单位存款人因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需要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是基本存款账户。
考点
单位存款业务</p><p>3、根据《银行业监督管理法》,银监会应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和风险状况,确定对其现场检查的频率、范围和需要采取的其他措施。</p><ul><li>A:评级情况</li><li>B:业务范围</li><li>C:机构性质</li><li>D:网点数量</li></ul><p>答 案:A</p><p>解 析:《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督管理评级体系和风险预警机制,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评级情况和风险状况,确定对其现场检查的频率、范围和需要采取的其他措施。</p><p>4、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人民币认购和进行交易,供国内投资者买卖的股票是()</p><ul><li>A:B股</li><li>B:N股</li><li>C:H股</li><li>D:A股</li></ul><p>答 案:D</p><p>解 析:A股是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人民币认购和进行交易、供国内投资者买卖的股票。</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影响贷存比变化的因素有()</p><ul><li>A:国家对银行贷存比的上限管理</li><li>B:国家针对贷款增速实施的宏观调控政策</li><li>C:利率变动</li><li>D:银行的资产质量</li><li>E:银行的经营策略</li></ul><p>答 案:ABCDE</p><p>解 析:影响贷存比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国家对银行贷存比的上限管理、国家针对贷款增速实施的宏观调控政策、存款由于利率变动或居民拓宽投资理财渠道而增减(如居民将存款更多地投向股市会提升银行贷存比),以及各家银行不同的资产质量状况和经营策略等因素。</p><p>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不得作为保证人的有()</p><ul><li>A:不从事经营活动的社会团体</li><li>B:国家机关</li><li>C: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li><li>D: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li><li>E:企业法人的职能部门</li></ul><p>答 案:ABCDE</p><p>解 析:我国《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对保证人的主体资格问题作了较多的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
②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为保证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不得为保证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有法人书面授权的,可以在授权范围内提供保证。从事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为保证人的,如无其他导致保证合同无效的情况,其所签订的保证合同应当认定为有效。
③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未经法人书面授权提供保证的,保证合同无效。
④企业法人的职能部门提供保证的,保证合同无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