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语文(中职)》每日一练试题09月07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被称为“聊斋先生”的蒲松龄,曾以数十年时间写成长篇小说《聊斋志异》。
</p><p>答 案:错</p><p>解 析:《聊斋志异》是我国清初著名文言短篇小说集。</p><p>2、世界名著中四大吝啬鬼:《欧也妮 ·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悭吝人》中的阿巴贡。
</p><p>答 案:对</p><p>3、《红楼梦》是产生于清代的古典白话小说。
</p><p>答 案:对</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作家、作品、体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p><ul><li>A:老舍—《雷雨》—戏剧</li><li>B:茅盾—《祝福》—小说</li><li>C:余光中—《再别康桥》—诗歌</li><li>D:郁达夫—《故都的秋》—散文</li></ul><p>答 案:D</p><p>解 析:A.曹禺—《雷雨》—戏剧;B.鲁迅—《祝福》—小说;C.徐志摩—《再别康桥》—诗歌。</p><p>2、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p><ul><li>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li><li>B:一食或尽粟一石</li><li>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li><li>D:师不必贤于弟子</li></ul><p>答 案:D</p><p>解 析:A项,定语后置句。B项,定语后置句。C项,定语后置句。D项,状语后置句。</p><p>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项目验收会议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研究团队作出的结论还不完善,有些观点值得()
②他并不赞同激进主义的做法,因为无论多么热烈和激进,都无法迅速地()传统文化中长期积累的弊端。
③侵略者的轰炸()没有起到威胁的效果,()使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奋勇反抗。</p><ul><li>A:商榷、消除、不仅、反而</li><li>B:商量、消除、不仅、而且</li><li>C:商榷、消灭、不仅、反而</li><li>D:商量、消灭、不仅、而且</li></ul><p>答 案:A</p><p>解 析:第一空,“商榷”是商量、研讨,多指用书面形式研讨学术问题,常用于书面语,具有庄重色彩;“商量”多指用口头交流的方式就一般问题交换意见,多用于口语。根据句意,第一个空选“商榷”更佳。第二空,“消除”强调去掉不利事物,使不复存在;“消灭”强调完全除去。与“弊端”搭配,“消除”更合适。第三空,前两个分句为递进关系,意在强调情况与预想的相反,用“反而”强调效果更强一些。</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
</p><p>答 案: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p><p>2、行道迟迟,()。(《诗经·采薇》)
</p><p>答 案:载渴载饥</p><p>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陋室铭》)
</p><p>答 案: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懂。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答 案:(1)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呢? (2)有(别国)军队来侵略,接下来(国内)又有饥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