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政治》每日一练试题09月04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消灭阶级。</p><p>答 案:错</p><p>解 析: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原因如下:(1)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3)发展生产力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4)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p><p>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p><p>答 案:错</p><p>解 析:这种说法是片面的。(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涵义:①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②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p><p>3、2023年1月,国家航天局公布了我国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的科研成果:科学家通过研究,精确测定了月球的年龄是20.3亿年。</p><p>答 案:对</p><p>解 析:2023年1月,国家航天局公布了我国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的科研成果:科学家通过研究,揭示了20亿年前月球仍存在岩浆活动,精确测定了月球的年龄是20.3亿年。故本题说法正确。</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毛泽东在分析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时,指出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
</p><ul><li>A:主要形式</li><li>B:重要武器</li><li>C:战略阵地</li><li>D:基本内容</li></ul><p>答 案:D</p><p>解 析: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密切结合和有机统一。</p><p>2、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是说()
</p><ul><li>A: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完全相同</li><li>B:社会发展不受人的思想动机影响</li><li>C:社会发展与自然界发展一样是有规律的</li><li>D:社会发展与自然界发展一样是纯粹客观的</li></ul><p>答 案:C</p><p>解 析:本题考查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社会历史发展本质上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即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同自然界的发展一样,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态,是一个按规律发展的客观过程。</p><p>3、解决市场秩序不规范的关键是()
</p><ul><li>A:加强宏观调控</li><li>B:完善政府职能</li><li>C: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li><li>D: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li></ul><p>答 案:C</p><p>解 析:解决市场秩序不规范的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关于我国2022年多项数据说法正确的有:
</p><ul><li>A:我国汽车产销总量已连续14年居全球第一</li><li>B: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已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li><li>C:我国铁路营业里程从2012年的9.8万公里增长到2022年的15.5万公里</li><li>D:我国高铁稳居世界第一</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2022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我国汽车产销总量已连续14年居全球第一。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05.8万辆和688.7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已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我国铁路营业里程从2012年的9.8万公里增长到2022年的15.5万公里,其中高铁从0.9万公里增长到4.2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故本题答案为ABCD。</p><p>2、2023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意见》,就优化协作配合机制,强化协同保护力度提出各项措施,推动构建知识产权()工作格局。
</p><ul><li>A:严保护</li><li>B:大保护</li><li>C:快保护</li><li>D:同保护</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2023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意见》,就优化协作配合机制,强化协同保护力度提出各项措施,推动构建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格局。故本题答案为ABCD。</p><p>3、2023年1月,国家林草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方案》将我国________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遴选出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含正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其中陆域44个、陆海统筹2个、海域3个,总面积约110万平方公里。
</p><ul><li>A: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li><li>B:自然景观最独特</li><li>C:自然遗产最精华</li><li>D:生物多样性最富集</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2023年1月,国家林草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方案》将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遴选出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含正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其中陆域44个、陆海统筹2个、海域3个,总面积约110万平方公里。故本题答案为ABCD。</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简述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
</p><p>答 案:人的认识活动就是由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这两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是认识论中的一对基本范畴,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具体表现如下:(1)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是不同的。认识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中从事一定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意识性和实践性;认识客体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那一部分客观实在,认识客体具有客观性、对象性。(2)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是密切联系的。①认识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主体是反映者,客体是被反映者。主体为了改造客体的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反映客体。②实践关系,即主体和客观之间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是改造者,客体是被改造者。在主体改造客体过程中,人通过实践不仅改造了客体,同时也改造了主体本身。③价值关系,即客体对主体的利益关系。价值是指客体所具有的能满足主体需要和利益的特性。④审美关系,即要求在真和善的基础上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理想世界。主客体的审美关系是集真、善、美于一身,熔知、情、意于一炉,它是主体和客体最高层次上的统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