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心理咨询师《二级》每日一练试题09月03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在咨询效果评估中,求助者社会接纳程度主要考察()。</p><ul><li>A:求助者的行为表现和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情况</li><li>B:求助者的主观体验和对周围环境的喜好程度</li><li>C:求助者为自我报告</li><li>D:咨询师的审查分析</li></ul><p>答 案:A</p><p>解 析:评估社会接纳程度时,主要评估求助者的行为表现和与周围环境的适应情况。内容包括跟人的来往,学习或工作方面的表现,跟家人的相处,或对问题的处理方式与能力等。这是评价咨询效果的指标之一。</p><p>2、李丽在这次期末考试中,年级排名第25,共1000名学生参加考试,李丽的百分等级为()。</p><ul><li>A:97.55</li><li>B:90</li><li>C:75</li><li>D:25</li></ul><p>答 案:A</p><p>3、关于职业化管理,正确的说法是()。</p><ul><li>A:实施职业化管理的目的是确立从业行为规范化和身份固定化的格局</li><li>B:职业化管理要求不靠灵活应变,而靠职业道德、制度和标准</li><li>C:职业化管理是一种建立在职业活动程序化和强制化基础上的法治</li><li>D:一旦建立了职业化管理体系,“跳槽”等事情就很难发生</li></ul><p>答 案:B</p><p>解 析:职业化管理是通过职业化,使从业人员在职业道德上符合企业文化的要求,并使工作流程、产品质量标准化,实现工作状态的规范化、制度化。职业化管理是一种建立在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基础上的法治,需要职业道德、制度和标准来保证实施。</p><p>4、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这是塔尔德所说的()。</p><ul><li>A:上升律</li><li>B:先内后外律</li><li>C:下降律</li><li>D:先外后内律</li></ul><p>答 案:C</p><p>解 析: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最早对模仿进行研究,1890年出版了《模仿律》一书。他认为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并提出了三个模仿律:①下降律: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②几何级数律: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模仿一旦开始,便以几何级数增长,迅速蔓延;③先内后外律: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总是优于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p><p>5、利用明显线索改变求助者的非适应性行为,建立新的适应性行为的疗法是( )。</p><ul><li>A:阳性强化法</li><li>B:消退法</li><li>C:代币管制法</li><li>D:行为渐隐技术</li></ul><p>答 案:D</p><p>解 析:行为渐隐技术就是通过利用明显剌激(线索),改变非适应性行为,建立新的 适应性行为的方法。此法先利用明显线索,帮助形成正确的反应,然后逐渐消退这些线索, 使他们达到与自然环境相同的水平,再让行为者利用这些自然线索,做出正确反应。</p><p>6、20世纪20年代,临床心理学家将会谈法定义为( )</p><ul><li>A:有目的的交谈</li><li>B:有结构的交谈</li><li>C:有理论的交谈</li><li>D:有价值的交谈</li></ul><p>答 案:A</p><p>解 析: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会谈法 会谈法是心理咨询人员掌握的心理学方法之一。在20世纪20年代,临床心理学家就把这种方法定义为“一种有目的的交谈”。特别在初诊接待时,心理咨询人员都要采用这种方法获得临床信息以及建立与求助者之间的“帮助关系”。</p><p>7、E.P.霍兰德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顺序可划分为()三个阶段。</p><ul><li>A: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li><li>B:实证分析、经验描述与哲学思辨</li><li>C:实证分析、哲学思辨与经验描述</li><li>D:经验描述、哲学思辨与实证分析</li></ul><p>答 案:A</p><p>8、神经衰弱症状的具体表现是()。</p><ul><li>A:联想和回忆增多但不杂乱</li><li>B:一般不伴有言语运动增多</li><li>C:较为强烈刺激才感到难受</li><li>D:休息和睡眠才能消除疲劳</li></ul><p>答 案:B</p><p>解 析:神经衰弱患者的症状主要有:易烦恼、易激惹、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注意力难以集中、精神疲乏和效率低、联想和回忆增多且杂乱,没有言语运动的增多,病人感觉过敏,疲劳带有情绪性,休息也不能缓解。</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求助者中心疗法对人性的基本看法包括()。</p><ul><li>A:人是可以信任的</li><li>B: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li><li>C:人有“机体智慧”</li><li>D:人具有生物的本能</li></ul><p>答 案:ABC</p><p>解 析:求助者中心心理治疗理论对人性的看法是积极乐观的,该理论把人看作是一个努力寻求健全发展的人,其基本观点包括:①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这种实现倾向是人类有机体的一个中心能源,它控制着人的生命活动,不但维持着人的有机体,而且还要不断地增长与发展;②人拥有机体的评价过程,称为“机体智慧”;③人是可以信任的,认为人都是有建设性和社会性的,是值得信任的,是可以合作的。</p><p>2、艾森克人格结构的基本维度包括()。</p><ul><li>A:神经质</li><li>B:精神质</li><li>C:内外</li><li>D:掩饰性</li></ul><p>答 案:ABC</p><p>解 析:EPQ人格问卷是由P、E、N、L四个量表组成的,主要调查内外向(E)、情绪的稳定性即神经质(N)和精神质(P)三个个性维度。</p><p>3、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把认知方式分为()。</p><ul><li>A:冲动型</li><li>B:沉思型</li><li>C:场独立型</li><li>D:场依存型</li><li>E:外倾型</li></ul><p>答 案:CD</p><p>4、下列说法中,符合精神分析理论关于心理动力观点的包括()。</p><ul><li>A:一切心理动力来源于人类的性本能</li><li>B:力比多不是个体唯一心理动力</li><li>C:自我保存本能是个体唯一心理动力</li><li>D: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两种本能同时为心理动力</li></ul><p>答 案:BD</p><p>解 析:心理动力学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内容。弗洛伊德认为“力比多”是人的性本能,但不是心理发展的唯一动力。本能有二,一是性本能,二是营养本能。作为自我保存的本能一营养本能,也是自我发展的动力。因此,心理发展动力,是性本能和营养本能的复合体,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两种本能同时促进心理发展,这是弗洛伊德心理动力观点的全部。</p><p>5、<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158.html" target="_blank">心理咨询师</a>“对于你刚才的坦率,我很高兴”使用是技术是()。</p><ul><li>A:指导</li><li>B:自我开放</li><li>C:解释</li><li>D:情感表达</li></ul><p>答 案:BD</p><p>6、如果两个复本的施测相隔一段时间,则称( )</p><ul><li>A:重测复本信度</li><li>B:重测信度</li><li>C:复本信度</li><li>D:稳定与等值系数</li></ul><p>答 案:AD</p><p>解 析:如果两个复本的施测相隔一段时间,则称重测复本信度或稳定与等值系数。</p><p>7、属于国家“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的做法有()。</p><ul><li>A:企业供热系统的运行、管理和余热利用,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li><li>B:企业供用电的技术要求,按照国家标准局的有关规定执行</li><li>C:企业应编制节能改造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li><li>D:企业使用国家已公布淘汰的机电产品和超能耗标准设备,须停用或转移</li></ul><p>答 案:AB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