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高起点《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9月03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面四句话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p><ul><li>A:这个街心花园是一个离立交桥不很远,有一座雕像,有几十把长椅,四周均种着苍松翠柏,中间有一块绿茵地。</li><li>B: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li><li>C:观赏自然风景也是如此,苏东坡有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讲的距离太近而无法欣赏庐山的自然美这样一种情形。</li><li>D:在最近召开的国际数学大会上,他的论文受到与会数学家的高度重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li></ul><p>答 案:B</p><p>解 析:A项,缺少定语,“是一个……的花园”或“在一个……的地方”;C项搭配不当;D项缺少主语。
</p><p>2、对下面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题破山寺后禅院<br />常建<br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br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br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br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p><ul><li>A:这首诗描写了人的活动、鸟的啼跃,却给人以空灵静寂之感,得益于作者所创设的意境对人的视觉和心灵有很强的撞击力。</li><li>B:此诗开篇即从叙述入笔,为展现出诗人形象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对古寺的自然景物拟从一种佛家的心态来认识和接受。</li><li>C:第三联书写美丽的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悦”、“空”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山光水色、鸟语花香和睦相处。</li><li>D:尾联借“钟磬音”歌颂佛理,歌颂诗人心灵净化后的澄寂心境,给人以无限的回味与景仰。</li></ul><p>答 案:C</p><p>3、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p><ul><li>A:免疫系统能够很好地应对普通感冒,却常常无法对癌症做出免疫反应</li><li>B:免疫系统无法识别癌细胞,仅是因为癌细胞与人体健康细胞过于相似。</li><li>C:人们发现,启动免疫反应的点火开关是与细胞上的抗原相适配的受体。</li><li>D:免疫系统具有不止一个抑制机制来限定杀手T细胞对攻击对象的选择。</li></ul><p>答 案:B</p><p>解 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由文章第四段可知,癌利用内置于免疫反应中的制车“CTLA-4”存活下来,并发展壮大。由文章第五段可知,癌细胞通过一种与T细胞表面的PD-1匹配的互补蛋白,欺骗T细胞,免于被杀灭。
</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我们说,立意要情意并重,本文是否做到了这一点?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感情?</p><p>答 案:从文中所用的那些既生动活泼而又十分贴切的比喻可以看出,作者对自己所描述的对象的确是动了情的,他为农民的富裕生活感到由衷的喜悦,并热情讴歌“我们这个黄金时代”。</p><p>2、写出下面细节描写的含意;当水生嫂听到丈夫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作者写道:“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p><p>答 案:反映水生嫂复杂而激烈的内心活动:手指的“震动”是情感的冲突,吮吸划破处是为了平复自己的情绪,表现出她坚强的性格。</p><p>3、这首诗语言质朴清新,几乎全是口语,但读来意味深长,真切动人,为什么?
</p><p>答 案:这首诗语言平淡,清新通俗,几乎完全口语化,这种语言最适合描写平常的生活场景。其质朴的风格与所描写的对象、诗人的质朴情怀和谐一致,从而真实自然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自然风光的热爱、与友人的真挚情谊。
</p><p class="introTit">写作题</p><p>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科幻小说家弗里蒂克·布朗,写了世界上最短的一篇科幻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机器人主动地去给来客开门……” <br />请你展开合理想象,围绕“机器人的时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br />要求: <br />(1)题目自拟,字数在800以上。 <br />(2)用故事的形式来表明你的看法。 <br />(3)多角度地去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机器人的时代”有关,即为符合题意。</p><p>答 案:请自行作答。</p><p>2、以“2008年北京奥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br />(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内容只要与该话题相关即可。 <br />(2)注意思路开阔,要有作者的活动(真名用符号代替)。
</p><p>答 案:请自行作答。</p><p>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科幻小说家弗里蒂克·布朗,写了世界上最短的一篇科幻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机器人主动地去给来客开门……” <br />请你展开合理想象,围绕“机器人的时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br />要求: <br />(1)题目自拟,字数在800以上。 <br />(2)用故事的形式来表明你的看法。 <br />(3)多角度地去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机器人的时代”有关,即为符合题意。
</p><p>答 案:请自行作答。</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云霓”在文中有多重含义,请加以简要概括。
</p><p>答 案:(1)“云霓”是指天空中的云彩,文章中是指大旱时多次出现带给人们希望最终被人们识破的云彩,也是全文线索。 (2)《云霓》是书及书中一幅画的名字,而本文是给书所写的序言。
(3)虽然云霓最终没给人们带来雨水,让人们空欢喜一场,也使人们抛掉了幻想,但云霓就像作者的创作一样,用美好的形态给在苦痛中挣扎的、几近绝望的人们唯一的希望、安慰和勉励。以此为题,表达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怀,也希望以反映民间生活来定位自己的创作。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