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语文(中职)》每日一练试题09月01日

聚题库
09/01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国殇》是诗人屈原为壮烈牺牲的爱国将士写的祭歌,是咏唱爱国精神的英雄赞歌。  </p><p>答 案:对</p><p>2、 《废墟的召唤》的作者通过对圆明园废墟的描绘,意在引起人们对像圆明园废墟一样凝固的事物的关注。  </p><p>答 案:对</p><p>3、“赵尝五战于秦”和“风乎舞雩”都属于文言文中介词结构短语作状语的后置句。  </p><p>答 案:对</p><p>4、舒婷是中国当代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  </p><p>答 案:对</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经过一个赛季的征战,广州恒大足球队勇夺亚冠联赛冠军。各大报纸对此都()宣传,夺冠的消息极大地振奋了人心。 ②出了差错,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老是埋怨别人,()责任。 ③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这种人()他有多大的本领,我们也不能委以重任。</p><ul><li>A:大肆、推脱、进而/不管</li><li>B:大事、推托、进而/尽管</li><li>C:大肆、推托、因而/尽管</li><li>D:大事、推脱、因而/不管</li></ul><p>答 案:D</p><p>解 析:①句中,“大肆”指毫无顾忌地(做坏事);“大事”指大力从事。“大肆”带贬义,本句不适用,故用“大事”。②句中,“推托”指借故拒绝;“推脱”指推卸,多与“责任”搭配。本句应用“推脱”。③句中,“因而”表示结果,前后是因果关系;“进而”表示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前后是递进或承接关系。本句应用“因而”。“尽管”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还是”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不管”即不论,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下文多用“也、都”等副词跟它呼应。本句应用“不管”。</p><p>2、下列句子与例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在遥远的大海上,海水蔚蓝得像最美丽的矢车菊,清澈得像最纯洁的水晶。</p><ul><li>A: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牡丹,牡丹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li><li>B: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li><li>C:这海上的岛屿,就像平底锅里的煎饼一样,平平地排在水面上。</li><li>D:“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对乡下人来说,虽不代表诗情画意,却代表着梦想和希望。</li></ul><p>答 案:C</p><p>解 析:例句将“海水”比作“矢车菊”和“水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A项,“伸出手”“竭力抚弄”将“阳光”人格化,“木然呆立”“无动于衷”将“牡丹”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B项,三个“……了,有……的时候”连用,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C项,将“岛屿”比作“平底锅里的煎饼”,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项,“一年之计在于春”引用谚语,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p><p>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p><ul><li>A:什么是民间历史文献?它一般是指普通民众使用的文字资料,包括族谱、账本、日记……等。</li><li>B:家乡的风味是什么?是弹跳在舌尖的味蕾颤动?还是贮藏在阡陌中的乡风民俗?</li><li>C: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li><li>D:对于中国青年来说,今天,以生逢这个伟大时代为荣,明天,应该通过奋斗让时代以自己为荣。</li></ul><p>答 案:C</p><p>解 析:A项,省略号和“等”表意重复,应删去省略号或“等。”;B项,“是弹跳在舌尖的味蕾颤动”和“还是贮藏在阡陌中的乡风民俗”是选择关系,中间应用逗号;D项,“今天,以生逢这个伟大时代为荣”和“明天,应该通过奋斗让时代以自己为荣”是并列关系,两句之间应用分号。</p><p>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p><ul><li>A:把长篇小说分成若干章节,每一章叫“一回”,用这种形式写成的小说叫“章回体小说”,如《红楼梦》《西游记》等。</li><li>B:关汉卿与马致远、郑光祖、纪君祥并称为“元曲四大家”。</li><li>C: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风格豪迈飘逸,色调绚丽,是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li><li>D:冯友兰,哲学家,代表作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等。</li></ul><p>答 案:B</p><p>解 析: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不包含纪君祥。</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文学的趣味》的作者是()  </p><p>答 案:朱光潜</p><p>2、“四史”指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即对司马迁的()、班固的()、范晔的()和陈寿的《三国志》的总称。  </p><p>答 案:《史记》;《汉书》《;后汉书》</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