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历史》每日一练试题08月27日

聚题库
08/27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汉武帝采纳孔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p><p>答 案:错</p><p>解 析: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接受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故本题说法错误。</p><p>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p><p>答 案:对</p><p>解 析: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率先进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行动,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后来这一制度逐渐被完善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在全国推行。这一制度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中国很快解决了十多亿人口的温饱问题。</p><p>3、“一国两制”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成功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  </p><p>答 案:对</p><p>解 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带来综合国力的提高。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这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后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这一政策在解决台湾问题之前,成功的运用到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上,促进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国两制”首先在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一国两制”的方针是指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的方针的正确运用,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p><p>4、1972年10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p><p>答 案:错</p><p>解 析: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的票数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首先开始于()  </p><ul><li>A:英国</li><li>B:法国</li><li>C:美国</li><li>D:德国</li></ul><p>答 案:C</p><p>解 析:1929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开始于美国的金融部门,是从纽约股票市场的崩溃开始的。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影响:1)造成严重的经济破坏;2)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3)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p><p>2、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转人战略反攻开始的标志是()  </p><ul><li>A:转战陕北</li><li>B:挺进大别山</li><li>C:发动三大战役</li><li>D:渡江战役</li></ul><p>答 案:B</p><p>解 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B项正确;转战陕北是在防御阶段,排除 A项;三大战役属于战略决战时期,排除 C项;渡江战役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 B。</p><p>3、奠定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的是()  </p><ul><li>A:《诗经》</li><li>B:《离骚》</li><li>C:《子虚赋》</li><li>D:《儒林外史》</li></ul><p>答 案:A</p><p>解 析:根据所学,《诗经》是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是儒学经典,A 项正确;B 项是浪漫主义,CD 项都不是学经典,排除。故选 A。</p><p>4、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p><ul><li>A:西汉中、外朝制度</li><li>B:隋唐三省六部制度</li><li>C:元朝行省制度</li><li>D:明朝内阁制度</li></ul><p>答 案:B</p><p>解 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中书拟旨,门下审核,尚书执行“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B项正确;西汉的中外朝制度不能满足“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排除A项;元朝行省制度是地方管理制度,与“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等无关,排除C项;明代废除了丞相制度,内阁制为加强皇权而建,不符合“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也不是制约相权的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清朝雍正时期建立的掌握国家机要的机构是()  </p><ul><li>A:内阁</li><li>B:议政王大臣会议</li><li>C:南书房</li><li>D:军机处</li></ul><p>答 案:D</p><p>解 析:结合所学可知,清朝雍正皇帝为了加强皇权和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设立了军机处。D 项正确:内阁设立于明朝,排除 A项;议政王大臣会议在雍正之前就已有之,排除 B项;南书房是康熙帝设立的,排除 C项。故选D。  </p><p>2、1934年《申报》载“现代中国的摩登姑娘、太太们,哪一个不是成了洋货商店的好主顾,从头发丝尖儿起,至高跟皮鞋底的最末一英寸止,差不多她了她们固有的中华血统的皮肉之外,全都装饰着舶来的服饰用品。连日常的食品,为了求清洁卫生的绝大理由,也积极地洋化起来,以期脱胎挽骨,由黄皮肤黑眼珠渐渐地变成优生的雅利安或是斯拉夫的新种”。这则材料表明在当时()  </p><ul><li>A:欧风美雨开始影响中国</li><li>B:贵重的物品都是西方人制造的</li><li>C:国人生活西化趋势明显</li><li>D:西化影响的加深引发人们担忧</li></ul><p>答 案:AC</p><p>解 析:中国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说明欧美文化开始影响中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贵重物品均由西方人创造,不符合实际;在西方文化影响下,国人生活受到巨大的影响;但是D选项中的引发国人担忧材料中没有体现,所有选择AC。</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