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风险管理》每日一练试题08月27日

聚题库
08/27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信用风险通常会影响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声誉风险通常会影响商业银行负债的流动性。 (  )</p><p>答 案:对</p><p>解 析:信用风险通常会影响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声誉风险通常会影响商业银行负债的流动性。</p><p>2、对于不满足利用内部模型法,但希望提高风险敏感度(相对现期风险暴露法)的银行,可以采用标准法。</p><p>答 案:对</p><p>3、非实质性超限是因技术性或操作性原因导致系统提示超限,包括但不限于:系统程序原因造成的误算和误报;误操作造成的短暂误算;交易簿计时点晚于批量时点造成的误算。</p><p>答 案:对</p><p>4、流动性风险监测是将流动性风险计量结果进行周期性汇报。</p><p>答 案:对</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选项不是商业银行用来计算VaR值的模型技术的是(  )。</p><ul><li>A:期望法</li><li>B:方差一协方差法</li><li>C:历史模拟法</li><li>D:蒙特卡洛模拟法</li></ul><p>答 案:A</p><p>解 析:风险价值是在一定的持有期和给定的置信水平下,利率、汇率等市场风险要素发生变化可能对某项资金头寸、资产组合或机构造成的潜在的最大损失。目前商业银行普遍采用三种模型技术来计算VaR值方差一协方差法、历史模拟法、蒙特卡洛模拟法。</p><p>2、国际先进银行普遍采用的操作风险报告路径一般是(  )。</p><ul><li>A:各业务部门→管理层→风险管理部门</li><li>B:各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管理层</li><li>C:管理层→各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li><li>D:管理层→风险管理部门→各业务部门</li></ul><p>答 案:B</p><p>解 析:国际先进银行普遍采用的操作风险报告路径是,各业务部门负责收集与操作风险相关的内部数据和信息,并报告至操作风险管理部门,操作风险管理部门汇总内外部风险信息并集中处理、 评估后,形成操作风险报告递交管理层。</p><p>3、在2020年新冠疫情背景下,某中小型商业银行欲提高自身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专业化水平,根据下表情况,计算该行的净稳定融资比率为() <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309/0864fad64ea049c.png" />  </p><ul><li>A:140%</li><li>B:166%</li><li>C:120%</li><li>D:220%</li></ul><p>答 案:A</p><p>解 析:<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309/0864fad656092bb.png" /> 140/100=140%  </p><p>4、为了对未来一段时期的资本充足情况进行预测和管理,资本规划通常的做法是对未来()进行滚动规划。</p><ul><li>A:1年或2年</li><li>B:3年或5年</li><li>C:2年或3年</li><li>D:2年或4年</li></ul><p>答 案:B</p><p>解 析:为了对未来一段时期的资本充足情况进行预测和管理,资本规划通常的做法是对未来三年或五年进行滚动规划。由于银行对于未来一年往往有更多的信息,因此规划的重点往往在第一年.第一年的预测也为后几年的预测提供了基础信息。</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商业银行风险治理框架应包含“三道防线”,具体的部门包括().  </p><ul><li>A:前台业务部门</li><li>B:人事管理部门</li><li>C:支持保障部门</li><li>D:风险管理职能部门</li><li>E:内部审计部门</li></ul><p>答 案:ADE</p><p>解 析:第一道防线一一前台业务部门(风险承担部门)。 第二道防线——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第三道防线——内部审计。  </p><p>2、下列商业银行风险评估主要包括的内容有()  </p><ul><li>A:对所有实质性风险进行全面评估</li><li>B:通过打分卡法对第二支柱各实质性风险程度和风险管理质量进行评估</li><li>C:对公司治理风险政策流程和限额以及信息系统评估</li><li>D:开展实质性风险评估主要采用内部评级法</li><li>E:对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评估</li></ul><p>答 案:ABCE</p><p>解 析: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评估,其中主要是对公司治理、风险政策流程和限额以及信息系统的评估;另一方面是实质性风险评估,对银行面临的所有实质性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国际银行业开展实质性风险评估主要采用打分卡方法。银行通过建立打分卡,对第二支柱下各实质性风险的风险程度和风险管理质量(包括治理、政策、流程和内部控制等方面)进行评估,并在评估的基础上得出总体资本要求。该种方法可以覆盖所有实质性风险,是各国银行开展实质性风险评估中采用较多的方法。</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