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每日一练试题08月25日

聚题库
08/25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不同智力水平的人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相同的。</p><p>答 案:错</p><p>解 析:错误。智力的个别差异在一般人口中都呈现常态曲线式的分布。智力的分布特点是两头小、中间大,即占两头的智力超常与智力低下的人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很小,绝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发展在正常范围内。</p><p>2、随意注意就是随随便便的注意。</p><p>答 案:错</p><p>解 析:随意注意是自觉的、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所以它不是随随便便的注意。</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1937年出版的《人格:心理学的解释》一书,标志着用科学方法系统研究人格问题的开始。该书的作者是()。  </p><ul><li>A:卡特尔</li><li>B:塔佩斯</li><li>C:奥尔波特</li><li>D:霍兰德</li></ul><p>答 案:C</p><p>解 析:1937年出版的《人格:心理学的解释》作者是奥尔波特。</p><p>2、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充满矛盾被称为“危机期”的时期是()。  </p><ul><li>A:童年期</li><li>B:少年期</li><li>C:青年初期</li><li>D:青年晚期</li></ul><p>答 案:B</p><p>解 析:危机期是指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充满矛盾,所以是指少年期。</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我们在制定教育目的时,既要考虑社会需要,又要考虑人的自身发展需要。()  </p><p>答 案:对,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需要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教育总是按社会的需要来培养人,人的自身发展离不开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社会是由个体的人组成的,社会需要并不排斥个人自身兴趣爱好、才能的发展。因此,制定教育目的应反映出社会需要和个体发展之间的辩证统的关系。</p><p>解 析:该题要从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来理解。教育既受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同时又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这里谈的是教育的一个方面——教育目的,因此它的制定也不能离开社会的需要和人的发展规律。</p><p>2、动机是由人的内部需要而产生的。()  </p><p>答 案:错,动机是由人的内部需要和外部的诱因相结合而产生的。</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从世界范围说,现代教育制度始于18、19世纪欧美国家的()</p><p>答 案:义务教育</p><p>2、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通过新教师的入职辅导和()两条途径来实现。</p><p>答 案:在职培训</p><p class="introTit">论述题</p><p>1、试述如何促进问题解决。  </p><p>答 案: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的知觉特点。(2)定式与功能固着。(3)已有知识经验。<br />(4)情绪与动机。<br />(5)个性差异(能力、气质、性格)。<br />举例说明。  </p><p>解 析:此题不难,答题要点明确,但要注意举例说明。</p><p>2、试述我国新课程设置的特点。  </p><p>答 案:在课程结构方面,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1)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2)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3)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br />(4)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br />(5)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