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专升本《政治》每日一练试题08月24日

聚题库
08/24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是革命对象不同。</p><p>答 案:错</p><p>解 析: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相同的,都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二者的区别体现在:(1)革命领导权不同。五四运动以前,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五四运动以后,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担负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2)革命的时代条件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以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3)革命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4)革命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要在中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然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p><p>2、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p><p>答 案:错</p><p>解 析:遵义会议集中解决的是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是党的军事路线问题。解决党的政治路线问题的是瓦窑堡会议。(1)遵义会议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举行,会议集中解决了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路线问题和组织领导问题,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党中央的对领导。遵义会议的召开在极端危急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瓦窑堡会议于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在陕西子长县瓦窑堡举行,是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发展。它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基本经验,批评了“左”倾关门主义,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解决的党的政治策略问题,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其组织原则是( )。</p><ul><li>A:求同存异</li><li>B:解放思想</li><li>C:民主集中制</li><li>D:和平共处</li></ul><p>答 案:C</p><p>解 析: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有机结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组成整个国家机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p><p>2、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点是()。</p><ul><li>A:加强党的思想建设</li><li>B:加强党的组织建设</li><li>C: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li><li>D:加强党的作风建设</li></ul><p>答 案:C</p><p>解 析:新时期的党的建设是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从整体上提高党的执政水平。</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生命共同体。</p><ul><li>A:尊重自然</li><li>B:顺应自然</li><li>C:保护自然</li><li>D:改造自然</li></ul><p>答 案:ABC</p><p>解 析: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生命共同体。</p><p>2、价值评价在实践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有()</p><ul><li>A:激励作用</li><li>B:导向作用</li><li>C:调节作用</li><li>D:制约作用</li></ul><p>答 案:ABD</p><p>解 析: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激励制约和导向的作用。</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  </p><p>答 案:错误。 经济基础的内容是生产关系,但并不是社会经济结构或经济制度中的各种生产关系都能进入经济基础。只有其中占统治地位、决定社会经济结构或经济制度性质的那一种生产关系才是支撑起上层建筑,决定上层建筑性质并得到上层建筑服务的经济基础。  </p><p>2、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  </p><p>答 案:正确。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要在开放的范围和层次上进一步拓展,更要在开放的思想观念、结构布局、体制机制上进一步拓展。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p><p class="introTit">论述题</p><p>1、试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p><p>答 案:党的十八大报告,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更高要求,从多方面指明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迫切需要。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的体现,深刻揭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思想道德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道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可以增强理想信念共识,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共同奋斗。(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凝聚社会共识,实现团结和谐的根本途径,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渗透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性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定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必将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伟大事业上来。(3)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树立国家良好形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是增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向心力和归属感,不断巩固民族团结和睦,共同奋斗的精神纽带。我们要把全国各族人民凝聚起来,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p><p>2、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试用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在个人成长中必须把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结合起来。</p><p>答 案: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所发生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事物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转变。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是辩证的。(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br />(3)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br />(4)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个人成长有重要指导意义。个人成长的过程也体现着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每个人都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这一理想和目标的实现就是个人成长中的质变。但这一质变的发生是以量变的积累为基础的,需要个人长期学习、反复实践,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苦干。</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