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高起点《史地综合》每日一练试题08月21日

聚题库
08/21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关于“南亚次大陆”的说法,正确的是()。  </p><ul><li>A:指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所有南亚的国家</li><li>B:包括印度半岛和印度洋中的群岛国家</li><li>C:指喜马拉雅山以南直到印度洋的陆地部分</li><li>D: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都是次大陆上的国家</li></ul><p>答 案:C</p><p>解 析:本题考查有关南亚次大陆的知识。“南亚次大陆”指的是喜马拉雅山脉以南亚欧大陆的南延部分,包括大陆上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等国,不包括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岛国。  </p><p>2、有关非洲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p><ul><li>A:非洲大陆都处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因而被称为“热带大陆”</li><li>B:非洲大陆的气候最显著的特点是气温高,降水量大</li><li>C:非洲大陆没有温带的气候类型。</li><li>D:赤道以南的热带草原地区,干季往往出现在12月、1月左右</li></ul><p>答 案:C</p><p>3、忽必烈即位后,自称大元的创立者,并召集一批学者为辽、金、宋修官史,下令编撰《元一统志》。忽必烈此举旨在()。  </p><ul><li>A:削弱地方割据的基础</li><li>B:建立皇权至上的权力结构</li><li>C:树立元朝的正统地位</li><li>D:消除贵族集团的内部纷争</li></ul><p>答 案:C</p><p>解 析:本题考查元朝的政治。忽必烈即位后,定国号为“大元”,取自《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又编撰《元一统志》,其旨在树立元朝的正统地位。 </p><p>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阶段指的是()。  </p><ul><li>A:无产阶级自觉的政治与经济斗争阶段</li><li>B:社会主义运动开始进入有科学革命理论指导的阶段</li><li>C: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阶段</li><li>D:社会主义运动开始进入暴力革命的阶段</li></ul><p>答 案:B</p><p>解 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阶段之间的关系。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一个划时代事件。如果说此前阶段工人阶级和社会主义运动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基本上还是处在自发的、分散斗争阶段,那么此后由于有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无产阶级的政治与经济斗争更加有组织性和明确的目的性了。因此B项是正确的。A项在马克思主义出现之前就已经形成了;C项当时还未出现,因为马克思主义还要经历一个逐渐被工人运动认识和接受的过程;D项是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总结了其经验之后提出的论断,而它的实践则是到了十月革命时期了。  </p><p>5、“二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的是()。 </p><ul><li>A:美国 </li><li>B:日本 </li><li>C:德国 </li><li>D:英国</li></ul><p>答 案:A</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试述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p><p>答 案:背景:(1)闭关自守的封建国家,幕府统治严重危机。(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形成。(3)外国入侵,民族危机严重。(4)倒幕运动。 内容:(1)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2)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3)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影响:摆脱了民族危机;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很快走上扩张道路。</p><p>2、读图2.5.5,回答下列问题。 <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408/0766b331bec6594.png" /> (1)小麦区属于______气候,位于______山脉以东。 (2)水果和灌溉农业区属______气候,位于______山脉以西。 <br />(3)A区是重要的工业区之一,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农业以发展______业为主。 <br />(4)B地所属农业带是______,其发展条件是______。 <br />(5)C市是全国最大的______工业中心,布局特点是______。</p><p>答 案:(1)温带大陆性;落基 (2)地中海;内华达 (3)开发历史悠久;矿产资源丰富;港口多,交通便利乳畜 <br />(4)亚热带作物带;气温高、雨量充足 <br />(5)石油;水接近原料产地</p><p>3、中国共产党八大是在何时、何地召开的?简述会议的主要内容。</p><p>答 案:(1)1956年,在北京召开。(2)①大会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②指出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制度,发扬民主,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br />③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毛泽东当选为主席。<br />④在经济建设上,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p><p>4、读图4,分析回答问题。<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408/1266b9b24b712a9.png" /> (1)图中字母A__________洲;B__________洲;C__________洲;E__________洋;F__________洋;G__________洋。 (2)D是我国的南极科学考察站__________站,H是我国另一科学考察站__________站;两站在一年中是否都有极昼极夜现象,为什么? <br />__________。 <br />(3)该大陆上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__________;受__________气压影响,常年吹__________时针方向的极地东风。 <br />(4)每年9月~11月该地上空会出现“臭氧空洞”,其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释放__________化合物,它造成臭氧减少,其危害有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为了保护臭氧层,应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 。</p><p>答 案:(1)南美、大洋、非、印度、太平大、西  (2)中山、长城、中山站有极昼极夜现象,长城站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因为中山站位于南极圈之内,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之外 (3)淡水、极地高、逆 (4)氟氯烃、危害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牧渔业造成危害、停止生产和使用氟利昂制品 (1)先确定南美洲、澳大利亚和非洲的位置,然后推断各大洋的位置。(2)因为中山站在南极圈以内,故有极昼极夜现象。(3)南极洲是冰雪覆盖的大陆,冰的体积占世界冰总体积的90%以上;南极大陆受板地高气压控制,外围吹逆时针方向的极地东风。(4)由于人们使用制冷设备时,释放出的氟氯烃化合物,上升到平流层后,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而大气中臭氧的主要作用是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p><p>5、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西方国家推行冷战政策的主要事例,并概述其主要内容。  </p><p>答 案:主要事例有丘吉尔的反苏反共演说,美国以希腊、土耳其受到威胁为由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马歇尔计划”和组成北约等。丘吉尔的演说公开主张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美国总统杜鲁门以援助希腊、土耳其为由,提出要遏制共产主义;“马歇尔计划”借援助西欧经济复兴之名,以经济援助为手段,稳定西欧,控制西欧;美国与欧洲一些国家组成政治军事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针对苏联进行冷战。</p><p>解 析:本题以叙述史实为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西方国家推行冷战政策都有哪些事例,然后对这些事例的主要内容加以概述即可。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进行思考,丘吉尔的反苏反共演说和美国援助希腊、土耳其,是美国和西方国家对共产主义进行遏制和在全球进行扩张的政治宣言;“马歇尔计划”是这一宣言在经济领域的应用;而组建北约则是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在军事领域的突出表现。  </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