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每日一练试题08月20日

聚题库
08/20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是一回事。</p><p>答 案:错</p><p>解 析:虽然两者有联系,但也有区别,表现为:工作对象不同,心理咨询主要面对正常人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心理困惑;心理治疗的主要对象是有心理疾病的患者;遵循的模式不同,心理咨询主要遵循发展与教育模式,心理治疗遵循医学模式;工作任务的侧重面不同,心理咨询针对个体的生活,心理治疗针对个体的疾病。</p><p>2、随意注意就是随随便便的注意。</p><p>答 案:错</p><p>解 析:随意注意是自觉的、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所以它不是随随便便的注意。</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学校通过期末考试评定学生学业成绩。这种评价属于()。</p><ul><li>A:终结性评价</li><li>B:形成性评价</li><li>C:诊断性评价</li><li>D:增值性评价</li></ul><p>答 案:A</p><p>解 析: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教学结束时进行的教学评价,主要用于评定学生一学期、一学年 或某个学习课题结束时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判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并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本题中,学校通过期末考试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属于终结性评价。</p><p>2、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动作活动方式是()。  </p><ul><li>A:动作技能</li><li>B:认知技能</li><li>C:运算技能</li><li>D:智力技能</li></ul><p>答 案:A</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技能就是习惯。</p><p>答 案:错误。技能是有意学习得来的,习惯是自然习得的;技能形成与情景和任务相关,习惯只和情景联系;技能有水平高低之分,无好坏之别,而习惯无高低之分,有好坏之别。</p><p>2、表面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  </p><p>答 案:错误。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通过新教师的入职辅导和()两条途径来实现。</p><p>答 案:在职培训</p><p>2、()是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p><p>答 案:教育目的</p><p class="introTit">论述题</p><p>1、根据知觉规律,如何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  </p><p>答 案:(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正确地运用直观性原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知觉,从而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会、理解和掌握,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按照知觉的组织原则,正确地组织直观,才能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3)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任务的重要条件。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是必要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素养。  </p><p>解 析:此题要联系实际或举例说明。</p><p>2、试述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p><p>答 案:(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在人的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既考虑稳定性,不任意改动教育内容和方法,又注意可变性,充分挖掘受教育者的发展潜力。(4)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br />该题是一道重点题。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的发展规律有哪些;二是要求我们如何按这些规律做好教育工作。  </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