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心理咨询师《二级》每日一练试题08月17日

聚题库
08/17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儿童一进商场就被漂亮的玩具吸引,儿童在这一刻出现的,b理活动是()。</p><ul><li>A:需要</li><li>B:想像</li><li>C:注意</li><li>D:思维</li></ul><p>答 案:C</p><p>解 析:儿童一进商场就被漂亮的玩具吸引是儿童对漂亮的玩具的指向和集中,反映了儿童的注意的心理活动。因此,答案选C。</p><p>2、“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是一种()现象。</p><ul><li>A:社会比较</li><li>B:社会惰化</li><li>C:社会干扰</li><li>D:社会助长</li></ul><p>答 案:D</p><p>解 析: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社会促进有两种效应:1)结伴效应,在结伴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例如“男女搭配,干活不累”;2)观众效应,个体从事活动时,是否有观众在场,观众多少及观众的表现对其活动效率有明显影响。与社会促进相反,有时候他人在场,反而会使个体的工作绩效降低,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干扰,或称社会抑制。而社会惰化也称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p><p>3、临床量表剖面图模式属于()。</p><ul><li>A:A类神经症</li><li>B:B类神经症</li><li>C:C类神经症</li><li>D:D类神经症</li></ul><p>答 案:A</p><p>解 析:A类神经症性剖面图的特点是:量表1(Hs)、量表2(D)和量表3(Hy)的分数均高于60分,量表1和量表3的分数分为最高分和次高分,且比量表2高出至少5个T分。求助者的临床量表中的最高分为Hs(78),次高分为Hy(71),D(65),故选A。</p><p>4、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听讲的情况,这属于()。</p><ul><li>A:注意的分散</li><li>B:分心</li><li>C:注意的转移</li><li>D:注意的分配</li></ul><p>答 案:D</p><p>5、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一般在( )内可完全恢复。</p><ul><li>A:1个月</li><li>B:2~3个月</li><li>C:6个月</li><li>D:3~6个月</li></ul><p>答 案:B</p><p>解 析: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共同特点主要有:一是两周内急性起病;二是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三是起病前有相应的心因;四是在2-3个月内可完全恢复。?</p><p>6、韦克斯勒提出,若VIQ与PIQ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者要相差()。</p><ul><li>A:10分</li><li>B:12分</li><li>C:13分</li><li>D:15分</li></ul><p>答 案:D</p><p>7、团体成员不固定,不断更迭,新成员有兴趣可以随时加入团体是()</p><ul><li>A:结构式团体</li><li>B:非结构式团体</li><li>C:开放式团体</li><li>D:封闭式团体</li></ul><p>答 案:C</p><p>8、最接近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印象形成过程的信息加工模式是( )。</p><ul><li>A:加法模式</li><li>B:中心品质模式</li><li>C:平均模式</li><li>D:加权平均模式</li></ul><p>答 案:B</p><p>解 析:中心品质模式指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一些次要的、对个体意义不大的特征,仅仅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一般来说,中心品质模式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印象形成过程的实际情况。</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归因的影响因素包括()。</p><ul><li>A:社会视角</li><li>B:时间因素</li><li>C:自尊水平</li><li>D:空间位置</li></ul><p>答 案:ABD</p><p>解 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社会心理学中影响归因因素的掌握情况。影响归因的因素共有四种:(1)社会视角。人们的角色和处境不同,观察问题的视角就不同,对事情的看法也会有差别,因而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也会有明显的不同。(2)自我价值保护倾向。个体在归因的过程中,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往往带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即归因向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在成败归因中,成功时,个体倾向于内归因;失败时,个体很少用个人特征来解释,而倾向于外归因。成功时,内归因有利于自我价值的肯定,失败时,外归因则减少自己对失败的责任,这是一种自我防卫策在竞争的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进行外归因,从而减小他人的成功对自己带来的心理压力。如果他人失败了,则倾向于内归因。对他人成败的归因,个体均有明显的使自己处于有利的位置,保护自我价值的倾向,这种倾向叫动机性归因偏差。不过失眠患者往往有相反的归因倾向,即他们认为失眠是内部的原因造成的,比如自己神经衰弱,焦虑、紧张等。所以,对部分失眠患者,可以通过改变他们的归因模式来使失眠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3)观察位置。人们观察事物时的空间位置不同,对事物的解释和看法也会有差异。人们往往把事情的原因归于突显的、在注意中心的人或物。(4)时间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归因会越来越具有情境性。人们会把过去很久的事件解释为背景的原因,而不是行为主体和刺激客体的原因。选项C的自尊水平是个体对其扮演的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与归因没有关系。</p><p>2、社会惰化的主要原因包括()。</p><ul><li>A:模仿</li><li>B:竞争意识增加</li><li>C:被评价的焦虑减弱</li><li>D:责任意识降低</li></ul><p>答 案:CD</p><p>解 析:社会惰化也称社会逍遥,指群体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一般来说,个体在群体活动中,付出的努力水平都会下降,并且群体规模越大,个人的努力水平越低。社会惰化的主要原因,是个体在群体活动中责任意识降低,被评价的焦虑减弱,因而行为的动力也相应下降。</p><p>3、在压力作用后,出现滞后型临床症状,是由于潜在的模糊观念( )。</p><ul><li>A:因类似情境出现而被还原</li><li>B:因被赋予新意义而明朗化</li><li>C:再次发生效用并重新隐藏了起来</li><li>D:再次发生效用并表现在临床相上</li></ul><p>答 案:ABD</p><p>解 析:滞后型的临床相,是压力在中介系统中进行处理时,由于中介系统的子系统 ——认知系统对事件的性质和意义评估比较迷糊。于是,作为潜在的模糊观念积存起来,当 后来的类似事件出现时,积存的模糊观念又被激活并赋予它新的意义,获得新意义的模糊观 念明朗化,于是再次发生效用。一旦表现在临床相上,便形成滞后型的临床相。</p><p>4、咨询性会谈针对的人群的心理特点包括()。</p><ul><li>A:心理正常</li><li>B:心理不正常</li><li>C:心理健康</li><li>D:心理不健康</li></ul><p>答 案:ABD</p><p>5、构筑健全的性心理,实现和谐的性生活,它必然涉及()。</p><ul><li>A:强烈的性动机</li><li>B:科学的性知识</li><li>C:健全的性生理</li><li>D:高尚的性道德</li></ul><p>答 案:BCD</p><p>6、老年人记忆衰退的特点包括()。</p><ul><li>A:机械记忆比意义记忆消退慢</li><li>B:再认比回忆效果好</li><li>C:识记和回忆“姓氏”最难</li><li>D:记忆减退程度和受教育程度有关</li></ul><p>答 案:BCD</p><p>7、黄某前精神症状包括()。</p><ul><li>A:错觉</li><li>B:思维奔逸</li><li>C:幻觉</li><li>D:关系妄想</li></ul><p>答 案:BCD</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