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辅警协警《法律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8月16日

聚题库
08/16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人民警察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可以到其所在单位或者住处进行。</p><p>答 案:对</p><p>2、人民警察指的是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p><p>答 案:错</p><p>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2条规定,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p><p>3、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必要时,可以优先使用个人的现金。</p><p>答 案:错</p><p>解 析:第十三条 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因履行职责的紧急需要、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遇交通阻碍时,优先通行。<br />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必要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优先使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场地和建筑物,用后应当及时归还,并支付适当费用;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p><p>4、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p><p>答 案:对</p><p>5、伪证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p><p>答 案:对</p><p>6、由于人民警察的特殊性质,不实行国家公务员的工资制度。</p><p>答 案:错</p><p>7、依法应当先经下级行政机关审查后报上级行政机关决定的行政许可,下级行政机关应当自其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20日内审查完毕。()</p><p>答 案:对</p><p>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43条规定:“依法应当先经下级行政机关审查后报上级行政机关决定的行政许可,下级行政机关应当自其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审查完毕。但是,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故本题说法正确。</p><p>8、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之罪,教唆者不构成犯罪。</p><p>答 案:错</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p><ul><li>A:继承权</li><li>B:转让权</li><li>C:使用权</li><li>D:处臵权</li></ul><p>答 案:A</p><p>2、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p><ul><li>A:个人所有</li><li>B:集体所有</li><li>C:公共所有</li></ul><p>答 案:B</p><p>3、 下列关于行政许可公开原则的说法,哪项是正确的?( )</p><ul><li>A:某市住房与建设局依据未经公布的内部规章作出的行政许可行为是有效的</li><li>B:某市公安局作出的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一律公开</li><li>C:某市发改局有权决定其作出的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是否公开</li><li>D:涉及国家秘密的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可以不公开</li></ul><p>答 案:D</p><p>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16条第3款规定:“规章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第4款规定:“法规、规章对实施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行政许可;对行政许可条件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条件。”据此,此处的“规章”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作出的规章,住房与建设局的内部规章不可以设定行政许可,A项错误。第5条第2款规定:“有关行政许可的规定应当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实施行政许可的依据。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外,应当公开……”由此可知,行政许可实施和结果不是一律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可以不公开,B项错误,D项正确。</p><p>4、 张某,因强奸罪被公诉机关提起公诉,在法庭审理阶段,张某自杀身亡,则应( )。</p><ul><li>A:由检察院撤销案件</li><li>B:由公诉机关撤回起诉</li><li>C:由法院中止审理</li><li>D:由法院终止审理</li></ul><p>答 案:D</p><p>解 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241条第1款第9项规定:“对第一审公诉案件,人民法院审理后,被告人死亡的,应当裁定终止审理。”</p><p>5、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通过。</p><ul><li>A:半数</li><li>B:三分之二</li><li>C:四分之三</li><li>D:五分之四</li></ul><p>答 案:A</p><p>6、 甲区公民季某在乙区违法,乙区公安分局丙派出所对其处以30元罚款,李某不服,向乙区公安分局提出复议申请,乙区公安分局决定对李某处以100元罚款,李某欲提起诉讼,应( )。</p><ul><li>A:以丙派出所为被告,向乙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li><li>B:以丙派出所为被告,向甲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li><li>C:以乙区公安分局为被告,向乙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li><li>D:以乙区公安分局为被告,向甲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li></ul><p>答 案:C</p><p>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26条第2款规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本案中,李某不服,向乙区公安分局提出复议申请,乙区公安分局决定对李某处以100元罚款,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因此复议机关是被告,排除A项和B项。第18条第1款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本案经过了复议,因此,可以由作出原行政行为的机关所在地丙区人民法院管辖,也可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乙区人民法院管辖,故C项正确。</p><p>7、某蔬菜食品公司因销售假酒,被相关部门处以罚款5000元、停业整顿的行政处罚。相关部门的上述处罚()。</p><ul><li>A:是错误的,只能实施停业整顿的处罚</li><li>B:是错误的,只能实施罚款5000元的处罚</li><li>C:是正确的,不违反一事不再罚的原则</li><li>D:是错误的,只能在停业整顿与罚款中选择一种实施处罚</li></ul><p>答 案:C</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可见,一事不再罚的范围是有限的,仅仅限制的是二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所以该题选C。</p><p>8、下列做法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或者法律规定的是( )</p><ul><li>A:省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地方性法规</li><li>B:市人大撤销市长职务</li><li>C:国务院及各部部长连续任职超过两届</li><li>D:县人民政府设立秘书长</li></ul><p>答 案:A</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A选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分别选举并且有权罢免本级人民政府的省长和副省长、市长和副市长、县长和副县长、区长和副区长、乡长和副乡长、镇长和副镇长。市人民代表大会对市长享有罢免权而非撤销权,B选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C选项错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组织法》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州长、县长、区长的提名,决定本级人民政府秘书长、厅长、局长、委员会主任、科长的任免,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D选项错误。</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下面关于拘传的适用条件说法错误的是()。</p><ul><li>A:适用于刑事案件</li><li>B:可适用于经过依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案的犯罪嫌疑人</li><li>C:不能持本地的《拘传证》到外县、市进行拘传</li><li>D:如需要对被拘传人刑事拘留,应当在拘传期限届满后立即作出决定</li></ul><p>答 案:CD</p><p>2、以下关于贪污、职务侵占犯罪案件的说法正确的是()。</p><ul><li>A:行为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共同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以贪污罪共犯论姓</li><li>B:行为人与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勾结,利用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人员的职务便利,共同将该単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以职务侵占罪共犯论处</li><li>C: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分别利用各自的职务便利,共同将本単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按照各自的犯罪性质定罪</li><li>D:公司、企业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分别利用各自的工作便利,共同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按照主犯的犯罪性质定罪</li></ul><p>答 案:AB</p><p>3、陈某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被公安机关处以罚款处罚。陈某逾期未缴纳罚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p><ul><li>A:可以直接对陈某强制执行</li><li>B:可以对陈某变更为行政拘留处罚</li><li>C:可以对陈某加处罚款</li><li>D:对陈某加处的罚款不得超过罚款数额</li></ul><p>答 案:CD</p><p>解 析:《行政强制法》第45条规定:“行政机关依法作出金钱给付义务的行政决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加处罚款或者滯纳金的标准应当告知当事人。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的数额不得超出金钱给付义务的数额。”据此,C项、D项正确。第46条第1款规定:“行政机关依照本法第45条规定实施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超过三十日,经催告当事人仍不履行的,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强制执行。”因此,只有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超过30日,经催告当事人仍不履行的,才能强制执行,A项错误。行政处罚不能随意变更,B项毫无依据。</p><p>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p><ul><li>A:以人为本</li><li>B:执法公正</li><li>C:立党为公</li><li>D:执政为民</li></ul><p>答 案:CD</p><p>5、下列有关监护人的职责中正确的说法有()。</p><ul><li>A: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li><li>B:管理被监护人</li><li>C:教育被监护人</li><li>D: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li></ul><p>答 案:ABCD</p><p>6、公安机关在发现赵某实施盗窃后对赵某依法予以刑事拘留,下列做法的是()。</p><ul><li>A: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li><li>B: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li><li>C:对需要逮捕而证据还不充分的,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li><li>D:应当无条件地在拘留后24小时之内通知其家届或者所在单位</li></ul><p>答 案:ABC</p><p>7、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 )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p><ul><li>A: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li><li>B:非法拘禁成者以其他方式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li><li>C: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li><li>D: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li><li>E:其他违法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li></ul><p>答 案:ABCDE</p><p>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17条规定:“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一)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的,或者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时间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限,其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二)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三)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刑罚已经执行的;(四)刑讯逼供或者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五)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故本题全部选项均正确。</p><p>8、公安机关在办理人身伤害行政案件时,具有下列()情形的,应当进行伤情鉴定。</p><ul><li>A:受伤程度较重,可能构成轻伤以上伤害程度的</li><li>B:述法嫌疑人要求作伤情鉴定的</li><li>C:述法嫌疑人、被侵害人对伤害程度有争议的</li><li>D:述法嫌疑人、被侵害人对伤害手段有争议的</li></ul><p>答 案:AC</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什么是商业贿赂?。</p><p>答 案:是指经营者以排斥竞争对手为目的,为争取交易机会,暗中给予交易对方有关人员和能够影响交易的其他相关人员以财物或其他好处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贿赂的一种形式,但又不同于其他贿赂形式。</p><p>2、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检查。</p><p>答 案:盘问</p><p>3、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p><p>答 案:行政处分</p><p>4、老同事当众严厉的批评你服务意识不强,你会怎么看?</p><p>答 案:(1)面对老同事的批评,我会虚心接受,当场道歉。<br />(2)老同事批评我也是对我的爱护,说明老同事对工作非常认真负责,我因有这样的同事而感到荣幸。<br />(3)我会认真反省自己,查找原因,如果是自己工作做的不到位,那么要加强学习,强化服务意识,多向领导和老同事请教,加强与同事的沟通交流。如果是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的问题,要改变工作方式,学习老同事的工作经验,做好本职工作,和谐同事关系。赢得领导的信任,同事的尊敬。<br />(4)如果是老同事误会了我,我会在恰当的时间、地点婉转的表达我的意思和感谢,增进彼此的了解,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p><p>5、你是一单位的工作人员,有一个上访者说有事要跟你们领导谈,见不到领导他就不走,而此时领导又在外地开会,临走时嘱咐过没有重大事件不要找他,这时你怎么处理这个事?</p><p>答 案:(1)热情接待上访者。让座,倒水。<br />(2)向上访者耐心解释,领导到外地开会研究抗震救灾问题去了。(或研究农村小学危房改造问题,在道德上博取上访者的认同)大约一个星期后能回来。<br />(3)细致了解上访者的情况,做好详细记录,并留下上访者的电话。领导没回来期间,也要及时和上访者沟通。<br />(4)等领导回来后,及时向领导汇报,并听从领导的指示,给上访者打电话,切实解决群众的问题。</p><p>6、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无辜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有()按照《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p><p>答 案: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