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心理咨询师《二级》每日一练试题08月14日

聚题库
08/14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是()。</p><ul><li>A:前摄抑制</li><li>B:前干扰</li><li>C:倒摄抑制</li><li>D:后干扰</li></ul><p>答 案:A</p><p>解 析:记忆中的干扰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前摄抑制,另一种是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则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而系列位置效应则是上述两种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p><p>2、利用ABC理论来描述求助者的不适应行为所运用的技术属于()。</p><ul><li>A:解释技术</li><li>B:内容反应技术</li><li>C:情感反应技术</li><li>D:认知反应技术</li></ul><p>答 案:D</p><p>解 析:利用ABC理论来描述求助者的不适应行为实际上是咨询师把求助者的主要不合理观念综合整理,再反馈给求助者。通过对患者的反馈,识别非理性思想。从而对非理性观念提出疑问,指出不合理所在,并示范对已有激发事件或不良刺激应如何理性的分析解释,属于认知反应技术。</p><p>3、按照学习理论,不良行为既然是经环境作用与强化作用而生,便可经环境改善与作用而()。</p><ul><li>A:反强化</li><li>B:认知</li><li>C:消退</li><li>D:意志</li></ul><p>答 案:C</p><p>4、有才能的人偶尔犯些小错误,会(  )。</p><ul><li>A:减少其魅力</li><li>B:损害其可信性</li><li>C:增加其魅力</li><li>D:增加其权威性</li></ul><p>答 案:C</p><p>5、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把健康定义为()</p><ul><li>A:没有身体疾病</li><li>B:没有身心疾病</li><li>C: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li><li>D: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li></ul><p>答 案:C</p><p>6、阻抗的本质是( )。</p><ul><li>A:求助者对于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和自我改变的抵抗</li><li>B:求助者对于咨询师的反抗和抵制</li><li>C:咨询师对求助者异常行为的阻拦</li><li>D:咨询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总称</li></ul><p>答 案:A</p><p>解 析:阻抗在本质上是求助者对于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和自我变化的精神防御与抵抗;它可表现为对某种焦虑情绪的回避,或是对某种痛苦经历的否认等。</p><p>7、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是()。</p><ul><li>A:防御机制</li><li>B:动机冲动</li><li>C:性的冲动</li><li>D:克制能力</li></ul><p>答 案:C</p><p>解 析: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性的冲动,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都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p><p>8、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p><ul><li>A:艾森克</li><li>B:卡特尔</li><li>C:奥尔波特</li><li>D:罗杰斯</li></ul><p>答 案:B</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压力的中介系统包括(  )。</p><ul><li>A:认知系统</li><li>B:生物调节系统</li><li>C:社会支持系统</li><li>D:敏感器官系统</li></ul><p>答 案:ABC</p><p>解 析:压力作用于个体后,并不直接表现为临床症状,而是进入中介系统,经过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事件的相对强度和性质可以产生某些改变。中介系统的三个子系统,即认知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和生物调节系统。这三个系统,都有性质相反的两种功能:一是增益功能,使事件的强度相对增加;另一种是消解功能,使事件的相对强度减低。</p><p>2、梦的特点包括()。</p><ul><li>A:不连续性</li><li>B:不协调性</li><li>C:概括性</li><li>D:认知的不确定</li></ul><p>答 案:ABD</p><p>解 析:梦的特点有很多,如梦境的不连续性、不协调性定性和认知的不确定性,其中梦境的木连续性是最主要的特点。</p><p>3、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往往有负面影响,是由于他人在场容易导致个体()。</p><ul><li>A:去个性化</li><li>B:责任意识增加</li><li>C:责任分散</li><li>D:被评价焦虑升髙</li></ul><p>答 案:AC</p><p>4、验证测验内部一致性指标可以推断()。</p><ul><li>A:测试测量是单一特质还是多种特质</li><li>B:测验题目是否一致或同质</li><li>C:被试对题目的反应特点</li><li>D:分测验与总测验是否一致或同质</li></ul><p>答 案:ABCD</p><p>5、受测者的WAIS-RC分测验成绩与其他同龄人比较时,()。</p><ul><li>A:8分及以下为弱项</li><li>B:13分及以上为强项</li><li>C:以10分为比较基础</li><li>D:以12分为比较基础</li></ul><p>答 案:BC</p><p>解 析:略。</p><p>6、肖伯纳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我们依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你对此的理解是()。</p><ul><li>A:简单的苹果交换不产生增值效应</li><li>B:思想交换违背能量守恒定律</li><li>C:思想沟通,增进理解</li><li>D:交流思想,开阔眼界</li></ul><p>答 案:ACD</p><p>解 析:交换苹果之后,每个人都仍然只有一个,没有产生增值效应,思想在交换之后,每个人都增加了新的思想内容,因此这句话是讲朋友交往不应只注重物质交换,而应注重思想的交换,这样能够增加彼此了解,增进友谊;交流思想的好处远远超过物质上的交往,通过交流思想我们也能学习到许多知识,开拓视野。</p><p>7、<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158.html" target="_blank">心理咨询师</a>在会谈中,应该进行的区分和鉴别包括()。</p><ul><li>A:求助者亲友所提供资料的可靠程度</li><li>B:求助者情绪体验在强度上是否夸张</li><li>C:倾听中能否找到心理问题的关键点</li><li>D:对会谈内容的真伪进行必要的鉴别</li></ul><p>答 案:BD</p><p>解 析:在摄入性会谈中,对求助者的会谈内容进行区分和鉴别十分重要。1)做程度上的区别,由于人在对待生活事件时受情绪的干扰,所以心里想的和实际做的有时并不完全一致。有时,患者谈的是一种情绪体验或*一种想法,在强烈程度上可能有夸张成分,而在他的行为中未必表现得那么强烈。区分情绪(或想法)与行为,对决定咨询措施是重要的。2)对会谈内容的真伪进行鉴别,特别对神经症求助者,由于他们有一种无意识的病因否认倾向,所以不能完全按求助者谈的内容对症状归因。</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