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高起点《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8月14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根据文意,属于“中国传统的五味中没有鲜”的依据的一项是()。
</p><ul><li>A:“鲜”和“五味”相比,是最飘忽不定.最难以把握和只可意会的味型。</li><li>B:在一些人看来,“鲜”就是将新鲜的鱼和羊一同进行烹调后产生的滋味。</li><li>C:从“鲜”的定义看,“鲜”最初主要泛指鱼类和新鲜,从未被作为一种味道。</li><li>D:在中国人的味觉感受中,“鲜”被用来泛指或描述食物所具有的美味或风味。</li></ul><p>答 案:C</p><p>2、下面对于运用免疫方法治疗癌症的判断,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p><ul><li>A:长期以来,免疫疗法是人类治疗癌症的最佳方法。</li><li>B:发现CTLA-4和PD-1等检查点是免疫疗法的巨大突破。</li><li>C:运用免疫疗法的关键在于找到启动免疫反应的油门。</li><li>D:癌细胞通过与其他癌细胞的握手而得以生存。</li></ul><p>答 案:B</p><p>解 析:本题考查提炼作者观点的能力。 第一段说“也许免疫疗法最终将是治愈癌症的最佳方法”,但“它迄今尚未奏效”,故A项说法错误。由第四段可知,运用免疫疗法的关键在于找到免疫的刹车,故C项说法错误。由第五段可知,癌细胞通过与T细胞握手得以生存,故D项说法错误。
</p><p>3、“若存若亡”应该解释为()。
</p><ul><li>A:像生存又像死亡</li><li>B:若隐若现</li><li>C:像要上钩又像不上钩</li><li>D:好像有又像没有</li></ul><p>答 案:C</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诗中“挂席”即__________,诗中指__________;“尘外踪”系指高僧慧远__________。
</p><p>答 案:升起船帆 乘船顺水而下 绝尘弃俗</p><p>2、“从此以后,宋诗也颇尝过世态炎凉或者市价涨落的滋味。”实际上说出了后人对宋诗态度的变化,这个变化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不超过20字)
</p><p>答 案:或被贬得一无是处,或被褒上了天。
</p><p>3、简要分析本诗的艺术特点。</p><p>答 案: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有二:其一,词约义丰,高度概括。开头写景只有14个字,却包含了由“风”、“天”、“猿”、“渚”、“沙”、“鸟”等6种事物构成的悲秋图。五、六句抒情含蕴深远。其二,这首诗的对仗极工,一般律诗都是中间两联相对,而这首诗却八句皆对,并达到了句句工稳,字字妥帖的绝妙程度。无怪前人评此诗为“古今七律第一”。</p><p class="introTit">写作题</p><p>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科幻小说家弗里蒂克·布朗,写了世界上最短的一篇科幻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机器人主动地去给来客开门……” <br />请你展开合理想象,围绕“机器人的时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br />要求: <br />(1)题目自拟,字数在800以上。 <br />(2)用故事的形式来表明你的看法。 <br />(3)多角度地去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机器人的时代”有关,即为符合题意。</p><p>答 案:请自行作答。</p><p>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窗,是瞭望的视点;窗,是连接两个世界的通道;窗,可以是有形的;窗,可以是无形的;窗,可能有自己丰富的经历;窗,可能是生活无声的见证……大千世界,和窗有关的故事很多很多;芸芸众生,由窗生发的见解也见仁见智。 <br />以“窗”为感触点写一篇作文,鼓励选择较新的视角。 <br />要求: <br />(1)文体不限。 <br />(2)题目自拟。 <br />(3)不少于800字。</p><p>答 案:请自行作答。</p><p>3、以“2008年北京奥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br />(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内容只要与该话题相关即可。 <br />(2)注意思路开阔,要有作者的活动(真名用符号代替)。
</p><p>答 案:请自行作答。</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云霓”在文中有多重含义,请加以简要概括。
</p><p>答 案:(1)“云霓”是指天空中的云彩,文章中是指大旱时多次出现带给人们希望最终被人们识破的云彩,也是全文线索。 (2)《云霓》是书及书中一幅画的名字,而本文是给书所写的序言。
(3)虽然云霓最终没给人们带来雨水,让人们空欢喜一场,也使人们抛掉了幻想,但云霓就像作者的创作一样,用美好的形态给在苦痛中挣扎的、几近绝望的人们唯一的希望、安慰和勉励。以此为题,表达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怀,也希望以反映民间生活来定位自己的创作。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