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辅警协警《法律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8月14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被继续盘问人员患有精神病、急性传染病的,应当在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的四小时以内盘问完毕,且不得送入候问室。</p><p>答 案:错</p><p>2、只有公安机关才是治安管理处罚的实施机关。</p><p>答 案:对</p><p>3、外国驻华使领馆内发生的治安案件不能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理。</p><p>答 案:错</p><p>4、未设国家安全机关的县(市)发生的间谍案,由公安机关管辖。</p><p>答 案:对</p><p>5、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p><p>答 案:对</p><p>6、一切违反宪法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p><p>答 案:对</p><p>7、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处罚为主的原则。</p><p>答 案:错</p><p>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p><p>8、单位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负责人在进行年度述职时,应当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作为组成部分,接受群众评议。</p><p>答 案:对</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p><ul><li>A:依法治国</li><li>B:执法为民</li><li>C:公平正义</li><li>D:服务大局</li></ul><p>答 案:C</p><p>解 析: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p><p>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不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的是()。</p><ul><li>A:组织、胁迫、诱骗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或者残疾人进行恐怖、残忍表演</li><li>B: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强迫他人劳动的</li><li>C: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li><li>D:非法限制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体</li></ul><p>答 案:C</p><p>3、下列不属于逮捕条件中的“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所要求具备的情形的是()。</p><ul><li>A: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li><li>B: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li><li>C: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li><li>D: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的证据必须确实、充分</li></ul><p>答 案:D</p><p>4、对于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条件,表述错误的是()。</p><ul><li>A: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li><li>B: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li><li>C:可能判处拘役以上刑罚</li><li>D: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li></ul><p>答 案:C</p><p>5、证人在刑事案件侦查期间的义务是()。</p><ul><li>A:如实提供证据、证言?</li><li>B:核对询问笔录</li><li>C:书写证词?</li><li>D:随传随到</li></ul><p>答 案:A</p><p>6、 行政机关为谋取本单位私利,对应当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以行政处罚代替刑罚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ul><li>A: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部门责令纠正</li><li>B: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予行政处分</li><li>C:依法追究法人的刑事责任</li><li>D:依法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的刑事责任</li></ul><p>答 案:C</p><p>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61条规定:“行政机关为谋取本单位私利,对应当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以行政处罚代替刑罚,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部门责令糾正;拒不糾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徇私舞弊、包庇纵容违法行为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因此,A项、B项、D项正确。徇私舞弊、包庇犯罪的主体是个人,不能追究行政机关的刑事责任,故C项错误。</p><p>7、公民甲、乙、丙三人因有结伙作案的重大犯罪嫌疑被公安机关于2013年12月10日刑事拘留,公安机关于2014年1月13日向检察机关提请审査批准逮捕。检察机关2014年1月15日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书,公安机关于当日将三人释放。现甲、乙、丙三人可以获得的国家赔偿是()。</p><ul><li>A:2013年12月10日至2014年1月13日的限制人身自由损失</li><li>B:2013年12月10日至2014年1月15日的限制人身自由损失</li><li>C:没有赔偿</li><li>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li></ul><p>答 案:D</p><p>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17条规定:“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一)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的,或者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时间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限,其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二)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本题题干并没有说明犯罪嫌疑人因何原因不批准逮捕,如果是没有犯罪行为的话,国家应当赔偿对当事人拘留、逮捕、起诉等被羁押期间所遭受的损失。如果实际有犯罪行为,但是因《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而不追究刑事责任,则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故本题应选择D项</p><p>8、某甲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年,他实际上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为( )。</p><ul><li>A:18年</li><li>B:15年</li><li>C:10年</li><li>D:3年</li></ul><p>答 案:A</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或者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宗教活动有一定的表现形式,在活动内容上有固定不变的(),并世代相传。</p><ul><li>A:经典</li><li>B:信条</li><li>C:场所</li><li>D:信仰对象</li></ul><p>答 案:ABCD</p><p>2、关于行政许可听证程序的规定,正确的有()。</p><ul><li>A:行政机关应在举行听证的7日前通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li><li>B:听证应当公开举行</li><li>C:听证会由负责审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主持</li><li>D:举行听证时,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以提出证据,并进行申辩和质证</li><li>E:申请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主持人与该行政许可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li></ul><p>答 案:ABDE</p><p>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48条规定:“听证按照下列程序进行:(一)行政机关应当于举行听证的七日前将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通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必要时予以公告;(二)听证应当公开举行;(三)行政机关应当指定审查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以外的人员为听证主持人,申请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主持人与该行政许可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四)举行听证时,审查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应当提供审查意见的证据、理由,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以提出证据,并进行申辩和质证;(五)听证应当制作笔录,听证笔录应当交听证参加人确认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据此,C项错误,其他选项均正确。</p><p>3、下列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盘问、检査的表述正确的是()。</p><ul><li>A:人民警察实施盘问、检查的目的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li><li>B:人民警察实施盘问、检査时应当出示相应证件</li><li>C:盘问、检查的对象是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li><li>D:对被盘问人继续盘问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li></ul><p>答 案:ABC</p><p>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9条规定:“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经盘问、检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经该公安机关批准,对其继续盘问……对被盘问人的留置时间自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不超过二十四小时,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四十八小时,并应当留有盘问记录。对于批准继续盘问的,应当立即通知其家属或者其所在单位。对于不批准继续盘问的,应当立即释放被盘问人。”据此,A项、B项、C项正确。D项盘问的留置时间是24小时,继续盘问的时间“可以延长至四十八小时”,意思是只能延长24小时,所以D项错误。</p><p>4、鉴定具有下列哪些情形的,公安机关应当进行重新鉴定?()</p><ul><li>A:鉴定人应当回避而没有回避的</li><li>B:鉴定意见明显依据不足的</li><li>C:鉴定程序违法,但不影响鉴定意见的正确性</li><li>D:鉴定人不具备鉴定所需专门知识的</li></ul><p>答 案:ABD</p><p>解 析:行政案件中鉴定以下情形,公安机关应当进行重新鉴定:<br />1、鉴定程序违法,可能影响鉴定意见正确性的;<br />2、鉴定人不具备鉴定所需专门知识的;<br />3、鉴定意见明显依据不足的;<br />4、鉴定人故意作虚假鉴定的;<br />5、鉴定人应当回避而没有回避的;<br />6、其他应当重新鉴定的情形。</p><p>5、 下列不能成立正当防卫的是( )。</p><ul><li>A:甲乙两人因为琐事发生争吵而大打出手,在互殴过程中,甲突然加大力度将乙打死</li><li>B:甲乙两人因为琐事发生争吵而大打出手,恰巧丙路过,丙于是上前劝阻,而甲以为丙是乙的同伙,遂抽身朝丙的头部打了一拳</li><li>C:<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4.html" target="_blank">电工</a>赵某下班途中遭遇李某抢劫,情急之下赵某拿出随身携带的工具刀进行自卫,结果将李某刺死</li><li>D:刘某见一小偷正在自己晾晒的衣服里行窃,顺手捡起一块小石头朝小偷砸过去,正好砸中小偷的太阳穴,将小偷砸死</li></ul><p>答 案:ABD</p><p>解 析:《刑法》第20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对正在进行行凶、系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A项互相斗殴缺乏防卫的意识,不属于正当防卫;B项不存在现实不法侵害,属于假想防卫;D项属于防卫过当DC项成立正当防卫。</p><p>6、关于罚款的执行,下列表述的有()</p><ul><li>A:一律实行罚缴分离</li><li>B:被处20元罚款,被处罚人对罚款无异议的,人民警察可以当场收缴</li><li>C:在交通不便地区应当实行当场收缴</li><li>D:受到罚款处罚的人应当自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li></ul><p>答 案:BD</p><p>7、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机关在紧急情况下,对()釆取的依法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p><ul><li>A:现行犯</li><li>B:已决犯</li><li>C:重大嫌疑分子</li><li>D:被告人</li></ul><p>答 案:AC</p><p>8、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p><ul><li>A:以言代法</li><li>B:以言废法</li><li>C:以权压法</li><li>D:徇私枉法</li></ul><p>答 案:ACD</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你是一单位的工作人员,有一个上访者说有事要跟你们领导谈,见不到领导他就不走,而此时领导又在外地开会,临走时嘱咐过没有重大事件不要找他,这时你怎么处理这个事?</p><p>答 案:(1)热情接待上访者。让座,倒水。<br />(2)向上访者耐心解释,领导到外地开会研究抗震救灾问题去了。(或研究农村小学危房改造问题,在道德上博取上访者的认同)大约一个星期后能回来。<br />(3)细致了解上访者的情况,做好详细记录,并留下上访者的电话。领导没回来期间,也要及时和上访者沟通。<br />(4)等领导回来后,及时向领导汇报,并听从领导的指示,给上访者打电话,切实解决群众的问题。</p><p>2、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p><p>答 案:其职责范围内的</p><p>3、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p><p>答 案:行政处分</p><p>4、国家为了()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p><p>答 案:公共利益</p><p>5、如果你和同事们一起努力取得了很大的工作成就,但是领导只表扬了你一人并只给你一人发了奖励,你怎么办?</p><p>答 案:(1)首先,我会服从并尊重领导的决定。<br />(2)其次,寻找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机会,向领导如实地汇报事情的真实情况,并主动检讨自己工作中的不足,认真听取领导的批评和指导。<br />(3)再次,寻找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机会,与同事们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解释事情的本来面目,并真诚地向同事们道歉,以取得同事们的谅解。<br />(4)最后,总结经验教训,为避免类似的错误发生做借鉴。</p><p>6、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约束至醒酒</p><p>答 案:采取保护性措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