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8月12日

聚题库
08/12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计划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完成任务的保证。()</p><p>答 案:对</p><p>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  </p><p>答 案:对</p><p>解 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原句为:"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思就是为官者(作者当时的身份)应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现出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p><ul><li>A: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员会发出通知,要求党员和领导干部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li><li>B:徐峥首次自编、自导、自演的喜剧电影《人在囧途之泰囧》上映以来受到观众极力所追捧,被赞为“年度最好笑喜剧”,创造华语片首周票房纪录。</li><li>C:仁化县人民法院向媒体通报,该县红十字会原副会长李涛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并致一人死亡,以交通肇事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年4个月,缓刑2年。</li><li>D:在市缉毒支队的大力支持下,新丰公安局刑侦部门经过缜密侦查,成功侦破两起贩卖毒品案,缴获疑似毒品70多克、赃款一万余元和吸毒专用工具一批,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li></ul><p>答 案:D</p><p>解 析:A项“党员和领导干部”概念交叉。B项句式杂糅,去掉“所”。C项成分残缺,“以”前面应加上“该院”。</p><p>2、下列各句中括号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p><ul><li>A:(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li><li>B: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li><li>C: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        </li><li>D:斜阳草树,(寻常)巷陌</li></ul><p>答 案:D</p><p>解 析:A—因此写;B—城里买东西;C—仰仗,依赖;D—一般</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下列句中加【】的成语使用有误的有()  </p><ul><li>A: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同事们一般都不跟他嘻嘻哈哈,只有谭校长到来,他才怯怯地说:“学校教育我会【鼎力相助】,能得一枝之栖,就深感大德了。”</li><li>B:回到住所后,我饶有兴味地翻看着一张张剧照,耳边又隐隐奏起城隍庙小戏台的流云之响和绕梁之声。他们【才疏学浅】,怎么能悟出如此妙音。</li><li>C: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导演借助【信笔涂鸦】的特技,为银幕前的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魔法的大门。</li><li>D:正所谓“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德薄才疏】,发言请在座的各位作个参考,也许对你们有一点儿帮助。</li></ul><p>答 案:ABC</p><p>解 析:A:鼎力相助,意思是指大力支持帮助,用于请别人帮自己。故错误B:才疏学浅,意思是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故错误C:信笔涂鸦,意思是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涂乱画。形容字写得很潦草。故错误D:正确故选ABC</p><p>2、关于唐代诗歌及诗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p><ul><li>A:“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杜牧</li><li>B:王维和孟浩然是边塞诗的代表作家</li><li>C:杜甫的诗因为反映了安史之乱时的社会现实而被称为“诗史”</li><li>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王勃的名句</li></ul><p>答 案:ACD</p><p>解 析:王维和诗人孟浩然是唐代唐朝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并称王孟。B错误,ACD正确。</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以上文字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结论是什么?</p><p>答 案:举例论证的方法,进一步批判了“送去主义”</p><p>2、仿照例句再写两个句子。例句:(1)尘土受到损辱,却以花朵来报答。<br />(2)白云谦逊地站在天之一隅,晨光给它戴上霞彩。</p><p>答 案:(1)小草受到践踏,却以绿意来装点。(2)蜡梅在寒冬傲雪挺立,寒风给它增添了清香。</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br />唯求则非邦也与</p><p>答 案:与一欤</p><p>2、指出下列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br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________<br />②何以战________<br />③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________<br />④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________<br />⑤皆以美于徐公________<br />⑥夫夷以近________</p><p>答 案:①介词“用”②介词“凭”③介词“因为”④介词“因为”⑤动词“认为”⑥连词相当于“而”</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