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公共营养师《理论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8月12日

聚题库
08/12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学龄前儿童每天最基本的食物是奶类及其制品。()</p><p>答 案:错</p><p>解 析:学龄前儿童已完成主要食物从奶类到谷类的过渡,因此其基本食物应该是谷类。</p><p>2、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以多糖的形式存在,食之甘甜。()</p><p>答 案:错</p><p>解 析: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以双糖或单糖形式存在,所以食之甘甜。</p><p>3、聚氯乙烯本身无毒,但是也不能用作食品保鲜膜。()</p><p>答 案:对</p><p>解 析:聚氯乙烯,英文简称PVC,是氯乙烯单体(VCM)在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引发剂;或在光、热作用下按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对光和热的稳定性差,50℃左右就会慢慢地分解出氯化氢气体,这种气体对人体有害,因此聚氯乙烯制品不宜作为食品的包装物。聚氯乙烯也是经常使用的一种塑料,本身并无毒性,但所添加的增塑剂、防老剂等主要辅料有毒性。</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进食蛋白质时,食物的热效应能使能量消耗增加()。</p><ul><li>A:4%~5%</li><li>B:5%~6%</li><li>C:10%~20%</li><li>D:可达30%</li></ul><p>答 案:D</p><p>解 析:脂肪的食物热效应约占其热能的4%-5%,碳水化合物为5%-6%,而蛋白质还要高,能达到30%。</p><p>2、食品防腐剂不包括()。</p><ul><li>A:山梨酸</li><li>B:苯甲酸</li><li>C:丙酸</li><li>D:木糖醇</li></ul><p>答 案:D</p><p>解 析:常用的食品防腐剂有苯甲酸及其盐类、山梨酸及其盐类、丙酸及其盐类,它们只能在其转变成相应的酸后,才能起抗菌作用。</p><p>3、维生素B1在体内参与哪种辅酶的构成()。</p><ul><li>A:焦磷酸硫胺素</li><li>B:黄素单核苷酸</li><li>C:辅酶Ⅱ</li><li>D:磷酸吡哆醛</li></ul><p>答 案:A</p><p>解 析:维生素B1在硫胺素焦磷酸激酶的作用下,与三磷酸腺苷(ATP)结合形成硫胺素焦磷酸(TPP)。</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初乳中营养素含量比成熟乳丰富的有()。</p><ul><li>A:蛋白质</li><li>B:乳糖</li><li>C: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i><li>D:脂肪</li><li>E:乳铁蛋白</li></ul><p>答 案:ACE</p><p>2、下列可做营养强化剂的有()。</p><ul><li>A:赖氨酸</li><li>B:维生素B1</li><li>C:茶多酚</li><li>D:铁</li><li>E:脂肪酸</li></ul><p>答 案:ABD</p><p>3、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需要补充()。</p><ul><li>A:钙</li><li>B:维生素C</li><li>C:维生素A</li><li>D:维生素D</li><li>E:维生素K</li></ul><p>答 案:ABCDE</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必需氨基酸:</p><p>答 案:必需氨基酸是指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必须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p><p>2、组织</p><p>答 案:所谓组织,即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具有比较严密结构的制度化的群体。</p><p>3、系统</p><p>答 案:系统是由彼此关联且与环境相关联的元素组成的集合。</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3-硝基丙酸常见于(  )霉变后产生的真菌毒素。</p><p>答 案:3-硝基丙酸是由引起甘蔗霉变的节菱孢霉产生的神经毒素,主要损害中枢神经。</p><p>2、下列矿物质缺乏可引起异食癖的有(  )。</p><p>答 案:铁缺乏可引起神经系统异常,如有异食癖;锌缺乏可引起味觉和嗅觉障碍,异食癖和食欲缺乏是目前公认的缺锌症状。</p><p>3、对姚林设计的教育材料进行形成评价的程序是什么?</p><p>答 案:工作内容:健康零食宣传折页的形成评价的工作程序。 工作方法:以个人访谈方法进行。在学校里随机选取10名1~5年级学生,各年级2名,男女各半。 <br />工作程序: <br />程序l自我介绍 <br />首先进行自我介绍,访问目的介绍。建立信任关系。 <br />程序2介绍材料 <br />介绍材料的大致意思和核心信息,请访谈人仔细阅读。然后开始消除受访者顾虑,谈出真实想法。 <br />程序3调查基本信息 <br />首先是受访者的基本情况收集,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这些信息可用来分类统计信息的可接受性。 <br />程序4调查信息的可接受性 <br />按照设计好的提纲,逐一提出问题,注意要口语化。首先是调查信息的可接受性,如请说说这份材料有哪些内容?看完你知道了什么?什么信息你认为最重要,等等。可以填写访谈意见记录表(见表1)。 <br />程序5调查信息的通俗性 <br />主要指理解程度、难易程度。如 有没有你不懂的字或不明白的话?你觉得内容好懂吗?或者你认为这些文字说明什么意思?你看到什么?你认为这张画讲了什么事?<br />程序6信息的指导性 <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110/2261722d9aa9612.png" /><br />主要对核心信息和指导性语言(图画)的可操作性进行调查评价,包括是否能激励目标人群行为的改变或巩固。如 这张画上说让你做什么?你看了这张画知不知道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 <br />程序7整体评价 <br />主要对材料的整体风格、色调、形式、适宜性等提出看法。如你觉得这个小册子怎么样?你说整体色调好看吗?图画的颜色怎么样?你最喜欢哪张图片?你觉得这个材料对大家有用吗?你愿意传给朋友看吗?<br />程序8结束访谈 <br />感谢受访者,赠送小礼物 <br />程序9总结结果 <br />总结调查意见和问题,以便修改和完善。若需要还可以设计材料评价评分记录表,这种表格一般是定性的,见表2。 <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110/2261722da5d6548.png" /></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