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8月11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在《苦恼》中,车夫姚纳的真正苦恼在于()。</p><ul><li>A:年老多病</li><li>B:儿子死了</li><li>C:生活艰难</li><li>D:苦恼无处诉说</li></ul><p>答 案:D</p><p>解 析:《苦恼》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在1886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小说中老马夫姚纳儿子刚刚死去,他想向人们倾诉自己心中的痛若,无奈偌大的一个彼得堡竟找不到一个能够听他说话的人,最后他只能对着他的小母马诉说。</p><p>2、先秦散文中最多采用寓言形式、最富浪漫色彩的是()。</p><ul><li>A:《孟子》</li><li>B:《庄子》</li><li>C:《论语》</li><li>D:《战国策》</li></ul><p>答 案:B</p><p>解 析:《庄子》又名《南华真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A项,《孟子》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各项活动,及政治、教育、哲学、论理等学说和思想。C项,《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D项,《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国别体历史学名著。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这首诗属于哪种诗体?</p><p>答 案:乐府诗。《陌上桑》是汉乐府中的名篇,属《相和歌辞》。这首诗以叙事为主,把抒情、描写、叙述融为一体。通篇五言,气韵流畅,语言质朴。</p><p>2、请分析“尝”“吞下”和“咀嚼消化”等动词在本文中的实际含义。</p><p>答 案:(1)“尝”,辨别滋味,指的是选读。(2)“吞下”,全部吃下。指的是全读,但不必细心地读。(3)“咀嚼消化”,则不但指全读,而且要精读、细读。</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炉中煤》一诗选自郭沫若的诗集《》。</p><p>答 案:女神</p><p>2、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p><p>答 案:柳暗花明又一村</p><p class="introTit">写作题</p><p>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位日本女孩,自小嗓音沙哑,同龄人都因她“丑陋的声音”而不愿与她交朋友。但这个女孩一直积极而快乐地寻找着每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br />有一天,她终于争取到了一个演出话剧的机会。日本著名的漫画家藤子不二雄恰好观看了这次演出,女孩特异的声音立刻吸引了他。此时他正为筹拍中的卡通片《机器猫》物色一名配音演员,而这位有着沙哑嗓音的女孩却让他如获至宝。女孩果然不负众望,她魅力无限的独特声音伴着卡通片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世界各地。<br />请依据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拟题目,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p><p>答 案:略</p><p>解 析:【写作思路】概括文段核心内容:乐观的女孩不放弃希望,用“丑陋的声音”征服了世界。从中可以得出立意:①只要不放弃希望,劣势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优势;②积极乐观对待困境、缺陷;③在困境中、在不利中寻找成功机会……选择一个观点,展开论述即可。该话题可用的材料非常之多,但要写出新意,还需考生灵活运用多种论证方法,不落俗套。【经典事例】<br />1.贝多芬创作《英雄交响曲》。<br />2.海伦·凯勒的故事。<br />3.身残志坚,投身文学创作的张海迪。<br />【名人名言】<br />1.经过磨难的好事,会显得格外香甜。——莎士比亚<br />2.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战胜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强者。——张海迪<br />3.顺境也好,逆境也好,人生就是一场对种种困难的无尽无休的斗争,一场以寡敌众的斗争,在这个世界上,尽如人意的事并不多,咱们既活着做人,就只能迁就咱们所处的实际环境,凡事忍耐些。——泰戈尔<br />4.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br />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p><p>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悠悠岁月中,茫茫人海里,有多少人、多少事,常常会令我们或怦然心动,或沉思良久。<br />请以《不该忘记的》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p><p>答 案:略</p><p>解 析:【写作思路】以《不该忘记的》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不该忘记的,例如对于历史,我们不应该忘记;对于为祖国的解放和安宁作出巨大牺牲的人们,我们不应该忘记;对于朋友,我们不应该忘记;对于美好的品德,我们不应该忘记;对别人给予的帮助,我们不该忘记;作文时,选取一个角度,围绕其展开,注意语句通顺,逻辑清楚。【经典事例】<br />1.牢记南京大屠杀,忘记五千年辉煌历史。<br />2.他为什么要这样辛苦呢?国亡了,他可以逃走,可以隐居,可以平静地终老一生,然而他没有!因为他没有忘记国君的责任,没有忘记亡国的耻辱!在他的心底,铭记着他向夫差俯首称臣那一刻的心痛,铭记着他的子民迎他回到会稽时满眼的泪水!这铭记,使他可以忍受苦胆之苦,柴薪之硬!<br />【名言名句】<br />1.忘记应该忘记的,以破除牢笼;铭记应该铭记的,以洞悉前路。<br />2.跪着的德国人远比站着的日本人要高大!</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在这段文字中,从哪几处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我”对父亲的感情?
</p><p>答 案:三处描写。一是“我”看见父亲翻越站台去买橘子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流了下来。二是父亲买橘子回来,“我”赶紧去搀他。三是父亲的离去,其背影消失在人群中,“我”的眼泪又来了。三处描写都突出了作者“我”对父亲爱子之情的体悟。文中对“我”对父亲的感情的描写不多,共三处,但却很好地表现了“我”对父亲爱子之情的体悟。</p><p>2、阅读小说片段,回答问题:马静静地等候着它的主人。米龙老爹跨上马鞍,一溜烟地朝平原上奔去。<br />一个钟头以后,他又看见两个并排返回营地去的骑兵。他笔直地朝他们跑去,嘴里又叫着:“Hilfe!Hilfe!”普鲁士人认出了军服,让他过来,丝毫没有起疑心。老头儿像颗炮弹在他们中间一穿而过,用马刀和手枪同时把他们俩都撂倒了。<br />他把两匹马也宰了,因为那是德国人的马!然后悄悄回到石灰窑,把一匹马藏在阴暗的坑道里。他脱掉军装,换上自己的破衣裳,回到床上,一觉睡到天亮。<br />(1)这个片段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br />(2)在本片段的描述中,米龙老爹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p><p>答 案:(1)行为描写。 (2)本片段主要描绘米龙老爹孤胆杀敌的具体行动。年迈的米龙老爹给人最深的印象是彪悍、机智与勇敢。他先伪装诱敌,然后出其不意杀死敌人。他坚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正义的,因此从不胆怯。事后不露声色,镇静自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