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高起点《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8月10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吾少也贱”应解释为()。
</p><ul><li>A:我少年时卑贱</li><li>B:我小时候地位卑下</li><li>C:我年轻无知</li><li>D:我年轻卑贱</li></ul><p>答 案:C</p><p>2、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p><ul><li>A:我们所说的地震前动物异常行为事件与地震有关,是指相当数量异常事件的统计概念,也即从大量的“偶然事件”中总结出的“一般规律”,并非指某一起异常事件。</li><li>B:地震的短临前兆现象,指的是动物异常行为事件在前兆时间里主要或集中出现在地震前一天之内,也有短至几分钟的,长至数天或十几天的。</li><li>C: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前一些动物出现的异常行为现象完全与地震有关,不是巧合,不需要进一步观察研究。</li><li>D:发现动物异常现象后,不是积极采取一定的防震措施,而是感到疑惑不解,在观望或在追赶动物的过程中消极等待地震发生,是由于缺乏动物震前预兆知识造成的。</li></ul><p>答 案:C</p><p>解 析:见原文第二段首句:“当然有一些特殊现象是否与地震有关,还是巧合,尚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p><p>3、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 <br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br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br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br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p><ul><li>A:这首诗写秋日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感,抒发了怀古之情,音韵婉转,格调苍凉悲慨。</li><li>B:“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一联,实写暴风雨来临前的景象,生动传神。</li><li>C:中间两联对仗工整,相对的词语词性相同。其中“秦苑”和“汉宫”用了借古称今的写法。</li><li>D:全诗除了第一句含有议论成分外,其余诗句是寓情于景,没有议论。</li></ul><p>答 案:D</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雾”作为自然现象,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关键性的语句,填入下面的横线上。</p><p>答 案:浓雾吞噬了一切,包围了大地。</p><p>2、简单概括世宗、海瑞的突出的人物特征。
</p><p>答 案:世宗是一个知错不改的国君,海瑞是一个以国家为重的忠臣。</p><p>3、第二段中,“这种人生思考与追求”是指什么?</p><p>答 案:文艺强烈表达出的人类在异化世界中对于自身本质的完善,对于特定时代自身困境的思索与解脱。</p><p class="introTit">写作题</p><p>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窗,是瞭望的视点;窗,是连接两个世界的通道;窗,可以是有形的;窗,可以是无形的;窗,可能有自己丰富的经历;窗,可能是生活无声的见证……大千世界,和窗有关的故事很多很多;芸芸众生,由窗生发的见解也见仁见智。 <br />以“窗”为感触点写一篇作文,鼓励选择较新的视角。 <br />要求: <br />(1)文体不限。 <br />(2)题目自拟。 <br />(3)不少于800字。</p><p>答 案:请自行作答。</p><p>2、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以上古人对“大”与“小”关系的认识对你有什么启发?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p><p>答 案:作文略</p><p>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科幻小说家弗里蒂克·布朗,写了世界上最短的一篇科幻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机器人主动地去给来客开门……” <br />请你展开合理想象,围绕“机器人的时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br />要求: <br />(1)题目自拟,字数在800以上。 <br />(2)用故事的形式来表明你的看法。 <br />(3)多角度地去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机器人的时代”有关,即为符合题意。
</p><p>答 案:请自行作答。</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文中括号处,“踏进”出现了三次,这种写法有怎样的作用?
</p><p>答 案: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村里男子踏水的不易,突出地表现了人们愈加渴望下雨的心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