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每日一练试题08月10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工作对象是不同的。</p><p>答 案:对</p><p>解 析:正确。心理咨询主要面对的是正常人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如青少年的生活适应、学习焦虑、职业选择、人际关系、恋爱等意识层面的问题。心理治疗的主要对象则是有心理疾病的人,如神经症、精神疾病、性心理障碍、行为障碍等心理障碍和身心疾病,它更多涉及潜意识层面的问题。</p><p>2、随意注意就是随随便便的注意。</p><p>答 案:错</p><p>解 析:随意注意是自觉的、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所以它不是随随便便的注意。</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曾多次表示:“我最大的幸福,也许是倒在手术台上。”他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忘我精神属于性格的()</p><ul><li>A:理智特征</li><li>B:意志特征</li><li>C:情绪特征</li><li>D:态度特征</li></ul><p>答 案:D</p><p>解 析:吴孟超的高度责任感和忘我精神属于性格的态度特征。人对现实的态度主要是指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对劳动以及对自己的态度。(1)对待他人、集体和社会的态度。属于这方面的特征有:集体主义、富有同情心、正直、诚实、大公无私、见义勇为等,而与此相反的是个人主义、无情、虚伪、自私、狡诈、唯利是图等。(2)对生活、学习、劳动、工作的态度。属于这方面的性格特征有:乐观或悲观、朝气与堕落、勤奋与懒惰、有责任心或粗心大意、认真与马虎、创新与守旧、节俭与铺张等。(3)对自己的态度。属于自我态度的性格特征有:谦逊或自满、开朗与羞怯、胸怀坦荡和心胸狭窄等。</p><p>2、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p><ul><li>A:了解和研究学生</li><li>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li><li>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li><li>D:做好工作计划和总结</li></ul><p>答 案:B</p><p>解 析: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和结果。</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技能就是习惯。</p><p>答 案:错误。技能是有意学习得来的,习惯是自然习得的;技能形成与情景和任务相关,习惯只和情景联系;技能有水平高低之分,无好坏之别,而习惯无高低之分,有好坏之别。</p><p>2、提高全班学生成绩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p><p>答 案:错误。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和组织者,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提高学生成绩只是其工作任务之一。</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法国教育家卢梭以崭新的观点看待儿童,他在教育思想史上最大的贡献是()。</p><p>答 案:发现儿童</p><p>2、()是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p><p>答 案:教育目的</p><p class="introTit">论述题</p><p>1、试述人格的概念并分析人格的特点。
</p><p>答 案:概念: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特有模式包含一 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特点:
(1)独特性。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环境、教育等先天和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环境、生存及教育环境,造就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
(2)稳定性。稳定性是指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点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下来了,比较难以改变。稳定性还表现在人格特征在不同时空下表现出一致性的特点。强调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它在人的一生中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理的成熟和环境的改变,人格也可能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
(3)整体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每个人的人格世界并非是各种特征简单堆积起来的,而是依照一定的内容、秩序、规则有机结合起来的一个运动系统。
</p><p>2、试述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p><p>答 案:(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br />(4)鼓励学生参加各项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p><p>解 析:(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 (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 (4)鼓励学生参加各项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