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级审计师《审计理论与实务》每日一练试题08月09日

聚题库
08/09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为测试银行存款截止期的正确性,应审查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的期间是:</p><ul><li>A:决算日后任意一天</li><li>B:决算日当天</li><li>C:整个审计期间</li><li>D:决算日前后数天</li></ul><p>答 案:D</p><p>解 析:审查银行存款决算日前后数天,可以测试银行存款截止期的正确性。</p><p>2、被审计单位的存货周转率较以前年度有明显提高,审计人员分析可能的原因是()</p><ul><li>A:销售收入减少</li><li>B:销售成本减少</li><li>C:平均存货减少</li><li>D:存货跌价准备减少</li></ul><p>答 案:C</p><p>解 析: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要提高存货周转率就需使得销售成本加大,平均存货余额减少</p><p>3、下列各项审计程序中,与存货记录的完整性认定相关的是( )。</p><ul><li>A:从存货账簿记录追查至存货实物</li><li>B:在存货监盘时观察存货的状况</li><li>C:从存货盘点记录追查至存货账簿记录</li><li>D:根据存货盘点记录确定抽查盘点存货的范围</li></ul><p>答 案:C</p><p>解 析:针对完整性认定,查漏记项目,应当以原始凭证为起点,追查到明细账。</p><p>4、在我国,只要简式审计报告的是()</p><ul><li>A:国家审计机关</li><li>B:内部审计机构</li><li>C:社会审计</li><li>D:都可以</li></ul><p>答 案:C</p><p>解 析:在我国,国家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机构通常都要撰写详式审计报告,只要简式审计报告即可</p><p>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审计质量控制措施的是( )</p><ul><li>A:对审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li><li>B: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工作方案</li><li>C:对审计工作底稿开展分级复核</li><li>D:对所有的审计事项均采用抽查法</li></ul><p>答 案:D</p><p>解 析:审计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对人员素质的控制;对审计作业过程的控制;对审计机关的分级质量控制。</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下列关于实物证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p><ul><li>A:实物证据是指以实物存在并以其外部特征和内在本质证明审计事项的证据</li><li>B:实物证据通常包括固定资产、存货、有价证券和现金等</li><li>C:实物证据通过实际观察、盘点或搜集取得,用以确定实物资产的存在性</li><li>D:实物证据对于证明实物资产是否存在具有较强的证明力</li><li>E:实物证据还可证明资产的所有权归属、资产的质量和分类</li></ul><p>答 案:ABD</p><p>解 析:C项,实物证据只能通过实际观察、盘点取得的,不能通过搜集取得;E项,实物证据不可证明资产的所有权归属、资产的质量和分类,若想证明还需要其他的审计证据</p><p>2、应收账款函证回函确认的金额与函证的金额有差异,可能存在的原因有()</p><ul><li>A:购销双方登记入账的时间不同</li><li>B:一方或双方记账错误</li><li>C:被审计单位弄虚作假</li><li>D:函证方式不恰当</li><li>E:购销双方存在争议</li></ul><p>答 案:ABCE</p><p>解 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有三种情况:①由于购销双方登记入账的时间不同。②一方或双方记账错误。③存在弄虚作假或舞弊行为</p><p>3、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证据决策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p><ul><li>A:风险因素</li><li>B:成本效益因素</li><li>C:重要性因素</li><li>D:领导的偏好</li><li>E:被审计单位的态度</li></ul><p>答 案:ABC</p><p>解 析:影响审计证据决策的因素包括:①风险因素;②成本效益因素;③重要性因素。</p><p>4、下列有关审计风险基本特征的表述中,正确的有:</p><ul><li>A: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li><li>B:审计风险是可以控制的</li><li>C:审计风险是可以消除的</li><li>D:审计风险具有潜在性</li><li>E:审计风险存在于审计全过程</li></ul><p>答 案:ABDE</p><p>解 析:审计风险的基本特征是: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审计活动自始至终存在着审计风险、审计风险具有潜在性、审计风险是可以控制的,但不可以消除。</p><p>5、利用分析方法对存货进行核查,以下相关程序正确的()</p><ul><li>A:根据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供应商、贸易条件、行业惯例和行业现状的了解,确定存货周转天数的预期值</li><li>B:根据对本期存货余额组成、实际经营情况、市场情况、存货采购情况等的了解,确定可接受的差异额</li><li>C:计算实际存货周转天数和预期周转天数之间的差异</li><li>D:通过询问管理层和相关员工,调查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并评估差异是否表明存在重大错报风险,是否需要设计恰当的细节测试程序以识别和应对重大错报风险</li><li>E:核对证实账实是否相符,如出现不符,应做出盘盈、盘亏记录,并建议查找原因</li></ul><p>答 案:ABCD</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