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8月05日

聚题库
08/05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鲈鱼堪脍”、“求田问舍”、“司马青衫”三个典故所涉及到的人物依次是()。</p><ul><li>A:白居易、张翰、许汜</li><li>B:张翰、白居易、许汜</li><li>C:许汜、张翰、白居易</li><li>D:张翰、许汜、白居易</li></ul><p>答 案:D</p><p>解 析:“鲈鱼堪脍”出自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讲述了晋朝人张翰在洛阳作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的故事。“求田问舍”语出《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讲述了许汜和刘备一起在荆州牧刘表处评论天下人,各自述说对陈登的看法。“司马青衫”作为典故,出自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p><p>2、《日出》的作者是()。</p><ul><li>A:老舍</li><li>B:田汉</li><li>C:丁西林</li><li>D:曹禺</li></ul><p>答 案:D</p><p>解 析:《日出》是曹禺先生的代表作,它因鲜明的时代性和深广的历史内容在曹禺剧作中居于领衔地位。剧本用人像展览式结构,以陈白露和方达生为中心,以陈的客厅和三等妓院宝和下处为活动场所,把社会各阶层各色人等的生活展现在观众面前,揭露剥削制度“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本质。</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br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br />(3)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p><p>答 案:(1)我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2)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br />(3)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因此我的内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p><p>2、这首词采取的是怎样的抒情方式?抒发了词人怎样的心情?</p><p>答 案: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首词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词人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p><p>答 案:不尽长江滚滚来</p><p>2、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p><p>答 案:柳暗花明又一村</p><p class="introTit">写作题</p><p>1、题目:友谊与真诚要求:(1)以议论为主;<br />(2)不少于800字;<br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p><p>答 案:略</p><p>解 析:【写作思路】“友谊与真诚”之间有一种关系,即真诚是友谊的基础。作文可从友谊与真诚的关系,友谊的重要性,真诚的定义,以及如何收获真诚友谊等方面进行论述。友谊是考生熟悉的主题,比较容易把握。【经典事例】<br />1.鲁迅与瞿秋白相识于1932年春夏之间,彼此一见如故,十分相契。从此之后他们为推动革命文化运动而并肩战斗,结下深厚友谊。在白色恐怖中,瞿秋白避难于鲁迅家中,后鲁迅为瞿秋白安置住处,让他用白之的笔名发表杂文。鲁迅曾亲笔题写了由瞿秋白拟写的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赠给瞿秋白。在瞿秋白就义后,他仍坚持抱病为之友编印《海上述林》,以此表达深切的悼念。<br />2.马克思主义的两位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自1844年在巴黎结识时起,两个人共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努力奋斗,在斗争中结下真诚而无私的友谊。40年间,他们精诚合作,亲密无间,在一切重大问题的看法上保持了高度一致,共同撰写了许多科学社会主义经典著作。即使分居两地,也通信联系,交流思想感情,相互支持。两个人都为结识对方而自豪,他们的友谊超越了一切古人,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佳话。<br />【名人名言】<br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br />2.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灵都很正直严正的朋友。——爱因斯坦<br />3.友谊永远是美德的辅佐,不是罪恶的助手。——西塞罗<br />4.真诚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的无价之宝。——马克思<br />5.患难见真情。——伊索</p><p>2、题目:勿以善小而不为要求:(1)写一篇议论文;<br />(2)不少于800字;<br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p><p>答 案:略</p><p>解 析:【写作思路】“勿以善小而不为”指不要以为是很小的好事就不去做。“小”善和“大”善都需要有善心,这一点是一样的。发散一下,“勿以善小而不为”还可以让人联想到“以小见大”、“积少成多”等方面。写作时,可以选择题目所引申的任何一方面立意,言之有理即可。【经典事例】<br />美国福特公司”的创造人福特大学毕业后,去一家汽车公司应聘。一进办公室,他发现门口地上有一张渍纸,便弯腰捡了起来,顺手把它扔进了废纸篓里。然后才说:“我是来应聘的福特。”懂事长说:“很好!福特先生,你已被我们录用了。”福特惊讶地说:“董事长,我觉得前几位都比我好,你怎么把我录用了?”董事长说:“前面几位的确学历比你高,且仪表堂堂,但是他们眼睛只能‘看见’大事,而看不见小事。你的眼睛能看见小事,我认为能看见小事的人,将来自然看到大事,所以,我才录用你。”<br />【名人名言】<br />1.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谏逐客书》<br />2.细微之处见精神,平凡中孕育着伟大。<br />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孔子<br />4.对心灵来说,没有微不足道的小事。心灵能将一切放大。——巴尔扎克</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p><p>答 案:儿子的死对农妇而言是毁灭性的打击,她的生活已经没有任何希望,情感无所寄托。贫苦的生活又让她不能浪费宝贵的食物,只能怀着巨大的悲痛继续活下去。画线句子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农妇的丧子之痛,突出了底层民众生活的艰辛与悲惨,及其在绝境中仍将生活继续下去的韧性。  </p><p>2、这段文字可分为两层,请按段落序号用“||”标出。</p><p>答 案:①||②③</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