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碳排放管理员《碳排放核查员》每日一练试题08月03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碳排放权交易的特征是无总量控制。</p><p>答 案:错</p><p>2、控排企业报告范围内产生的项目减排量,可以用于抵消排放量。</p><p>答 案:错</p><p>3、外购蒸汽属于其他间接排放范围。</p><p>答 案:错</p><p>4、核查机构应在核查开始之前与委托方共同商定核查的保证等级, 保证等级一般分为两级, 即合理保证、 一般保证。</p><p>答 案:错</p><p>解 析:保证等级一般分为两级, 即合理保证;有限保证。</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重点排放企业出售购入的碳排放配额的,实际收到的价款与账面余额的差额,应计入的科目是()。</p><ul><li>A:营业外收支</li><li>B:资产处置损益</li><li>C:其他应收款</li><li>D:投资收益</li></ul><p>答 案:A</p><p>2、不是企业碳核查首次会议必须参会人员有()</p><ul><li>A:公司负责能源/碳排放管理的主要领导</li><li>B:主管能源管理的部门</li><li>C:生产部门、质检部门、财务部门、环保部门和技术部门的管理人员和统计人员</li><li>D:公司法人</li></ul><p>答 案:D</p><p>3、重点排放企业自愿注销购入的碳排放配额的,按照注销配额的账面余额应计入的会计科目是()。<br data-filtered="filtered" /> </p><ul><li>A:其他应付款</li><li>B:营业外支出</li><li>C:管理费用</li><li>D:销售费用</li></ul><p>答 案:B</p><p>4、碳氧化率是燃料中的碳在燃烧过程中被充分()的百分比。</p><ul><li>A:吸收</li><li>B:释放</li><li>C:氧化</li><li>D:融合</li></ul><p>答 案:C</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关于温室气体排放量化﹐不正确的是?()</p><ul><li>A:所有的温室气体排放都必须量化</li><li>B: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必须文件化</li><li>C:温室气体量化的结果必须具有可再现性</li><li>D:温室气体的量化方法一经确定就不能改变</li></ul><p>答 案:AD</p><p>2、核算边界包括()。</p><ul><li>A:地理边界包括会展活动举办场地的地理范围以及参加会展人员往返差旅活动涉及的地理范围</li><li>B:时间范围包括会展活动的筹备、实施和收尾阶段</li><li>C:设施边界包括为会展活动举办场地服务的固定设施(如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等)与移动设施</li><li>D:排放源类型包括会展活动举办场地固定设施和会展活动举办过程中移动设施燃料燃烧排放、会展活动举办场地外购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会展活动参会人员往返交通和住宿产生的排放。<br /></li></ul><p>答 案:ABCD</p><p>3、工业企业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工作,应遵守以下哪些基本原则:</p><ul><li>A:相关性</li><li>B:完整性</li><li>C:—致性</li><li>D:准确性</li><li>E:透明性</li></ul><p>答 案:ABCDE</p><p>4、以下哪几个标准适用于组织GHG排放的量化?()</p><ul><li>A:ISO14064-1</li><li>B:ISO14064-2</li><li>C:ISO14064-3</li><li>D:SZDB/Z69—2012《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化和报告规范及指南》</li></ul><p>答 案:AD</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如果企业使用生物质燃料,是否需要核算其CO2排放?</p><p>答 案:企业如果使用纯生物质燃料,不需要核算;若使用生物质混合燃料,仅核算混合燃料中的化石燃料产生的CO2排放。公共建筑运营企业常见问题及解答</p><p>2、监测与监察达标率达到 100%时, 监测与监察系数取值为(); 达到 90%及以上为(); 达到 80%及以上为(); 达到 70%及以上为(); 达到 60%及以上为();达到 50%及以上为(); 低于 50%为()。</p><p>答 案:2%、 1. 8%、 1. 6%、 1. 4%、 1. 2%、 1%、 0</p><p>3、部分企业对汽油柴油消费统计单位为升,需乘以燃油密度以得到消费的重量值,不同的资料给出柴油汽油的密度不同,如何解决?</p><p>答 案:指南起草过程中考虑到与能源统计的统一,汽油和柴油与能源统计报表制度一致是以质量为单位的,企业使用过程中如有供应商提供的密度数据可选用供应商数据作为体积质量转化的折算依据,如无供应商提供数据可根据能源统计报表制度中提供的柴油、汽油密度进行折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