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每日一练试题07月27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28.html" target="_blank">社会工作者</a>小王正在开展一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成长小组。在其中一节小组活动中,小王安排了一个“T恤秀”的游戏,让组员在白色T恤衫上画出自己印象中老家的房子,并向其他组员介绍自己的家乡。小王设计的这个游戏,有助于()。</p><ul><li>A:促进组员积极表达,增进相互理解与支持</li><li>B:应对抗拒行为,协调和处理组员间的冲突</li><li>C:推动组员间形成相对稳定的关系结构</li><li>D:保持小组经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li></ul><p>答 案:A</p><p>解 析:小组工作开始阶段社会工作者要协助小组组员彼此认识以消除陌生感。组员的初步了解,有助于彼此关系的拉近及共同完成小组任务。因此,在开始阶段,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组员的个性特征以及小组的类型,设计出有创意性的打破僵局的各种活动,恰当地使用一些游戏的方法,帮助小组组员互相认识,催化相互之间的互动。知识点:开始阶段</p><p>2、赵奶奶在养老院居住期间,与同室的孙奶奶经常发生矛盾。赵奶奶的子女找到养老院的社会工作者,提出让孙奶奶搬走,否则就会向主管部门投诉养老院管理不善。社会工作者在解决该问题时首先应遵守的职业道德是()。
</p><ul><li>A:全力维护机构声誉</li><li>B:平等对待服务对象</li><li>C:信任支持机构同事</li><li>D:促进资源合理分配</li></ul><p>答 案:B</p><p>解 析:本题考查伦理难题的基本处理原则。伦理难题的基本处理原则之一是差别平等原则。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既要以平等的方式对待服务对象,同时又要注意服务对象的差异,在助人过程中充分把握好平等对待与个别化服务的理念。本题中,社会工作者在维护赵奶奶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要维护孙奶奶的合法权益,应找到她们发生矛盾的原因,积极进行调解,化解她们之间的矛盾,不应迫于赵奶奶的子女的威胁而让孙奶奶搬走。</p><p>3、关于社会工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p><ul><li>A:社会工作分析问题时的基本观点是“人在环境中”。</li><li>B:社会工作通过服务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的效果</li><li>C: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和适应是社会工作者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本出发点</li><li>D:在分析困难和问题的成因时,社会工作者主要重视服务对象个人方面的原因</li></ul><p>答 案:D</p><p>解 析:D项,在分析困难和问题的成因时,社会工作者既重视服务对象个人方面的原因,也重视社会方面的原因。</p><p>4、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赡养人委托他人耕种老年人承包田地,收益应当归()。
</p><ul><li>A:老年人</li><li>B:老年人和受委托人</li><li>C:老年人和赡养人</li><li>D:老年人、赡养人和受委托人</li></ul><p>答 案:A</p><p>解 析:赡养人有义务耕种或者委托他人耕种老年人承包的田地,照管或者委托他人照管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等,收益归老年人所有。</p><p>5、社会工作者老刘正在主持社区居民议事会,就社区空地改造为小花园的计划征求居民意见,有居民认为建小花园可能会“中看不中用”。此时。老刘采取“进一步说明"的技巧主持会议,其最适宜的表述是()。
</p><ul><li>A:“您希望社区的空地能发挥哪些作用呢?”</li><li>B:“您怎么看那些支持建小花园的观点呢?”</li><li>C:“非常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我们会考虑的。”</li><li>D:“您提醒得很对,我们要避免华而不实的改造方案。”</li></ul><p>答 案:A</p><p>解 析:进一步说明。当与会者所表达的意见不明确或者不完整时,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说明他们的意见,如您刚才说希望居委会能出面解决问题,那您希望居委会在哪些方面做工作呢?"这也有助于其他与会者更准确地理解发言人的立场和观点,避免猜度和误会。</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社会工作者在运用社会策划模式开展工作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其所服务组织的使命和目标。关于“组织使命和目标”的说法,正确的有()
</p><ul><li>A:组织的目标是用来表示其存在的价值和提供服务的意义</li><li>B:组织的使命为组织成员指明工作方向和所要解决的问题</li><li>C:组织的使命可以鼓励组织成员产生认同并明确工作意义</li><li>D:组织的目标指出组织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满足的社会需要</li><li>E:组织的目标代表了组织未来的蓝图并用来指导组织使命的构建</li></ul><p>答 案:CD</p><p>解 析:社会工作者一般都是社会服务组织(包括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以社区为本的非营利服务机构等)的成员,其所服务的组织或机构都有一套服务信念和使命,用来表示其存在的价值和提供服务的意义,A错误,C正确。使命代表了社会服务组织未来的理想、蓝图、目标和信念,E错误。明确的服务使命可以鼓励社会工作者的认同,并指引他们明确工作的方向、范围、重要性、意义,以指导工作目标的建立。组织目标则指出了组织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和满足的社会需要,B错误,D正确。</p><p>2、关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说法,正确的有()。</p><ul><li>A:社会工作者应当使用统一规范的服务方法回应服务对象的需求</li><li>B:社会工作者在与服务对象分享个人感受时,不能宣泄负面情绪</li><li>C: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要保持尊重与接纳的态度</li><li>D:社会工作是价值主导的专业,但社会工作者不能将自身价值观强加于服务对象</li><li>E:社会工作者即使出于好意,一般也不可以代替服务对象做决定</li></ul><p>答 案:BCDE</p><p>解 析:每个人都应当有权利和机会发展个性,社会工作者应当尊重服务对象的个体差异,不应当使用一般或统一的服务方法回应他们的独特需要,要充分考虑到服务对象在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政治信仰、宗教以及精神或生理残疾状况等方面存在的差异,A错误。BCDE项均正确。</p><p>3、在个案工作的结案阶段,为了帮助服务对象理性面对服务的结束,社会工作者 应采取的做法有()。</p><ul><li>A:调动服务对象周围的资源,增强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li><li>B:预先告知服务结束的时间,让服务对象做好准备</li><li>C:根据服务对象的情况,持续评估服务工作的效果</li><li>D:与服务对象回顾取得的进步,让其做好独立面对问题的准备</li><li>E:与服务对象一起探讨结案后的跟进方式</li></ul><p>答 案:BCDE</p><p>解 析:在服务工作的结束阶段,社会工作者需要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1)预先告知服务对象,让服务对象对服务结束做好准备。(2)巩固服务对象在已经开展 的服务工作中获得的改变和进步。(3)与服务对象一起进一步探讨影响问题解决的因 素,为服务对象结案之后独立面对问题做好准备。(4)鼓励服务对象表达结案时的情绪, 与服务对象一起探讨结案后的跟进服务。</p><p>4、在单亲儿童小组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初步拟定了一个活动方案,并将这个方案带到小组聚会中让成员们对其加以讨论。小组讨论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可以起到( )作用。</p><ul><li>A:有助于组员参与小组事务</li><li>B:有助于社会工作者对组员的了解</li><li>C:激发组员对小组的兴趣</li><li>D:激发组员对社会的兴趣</li><li>E:运用小组集体的力量与决策解决小组和组员的问题</li></ul><p>答 案:ACE</p><p>解 析:小组讨论有助于组员参与小组事务,激发组员对小组的兴趣,运用小组集体的力量与决策解决小组和组员的问题。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小组讨论的作用,理解掌握小组讨论在小组工作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p><p>5、在社会工作者的伦理守则建设方面应当注重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p><ul><li>A: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相结合</li><li>B:普遍与个别原则相结合</li><li>C:本土社会的伦理实践与国际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规则相结合</li><li>D:专业实践和政治实践互不冲突</li><li>E: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li></ul><p>答 案:ACD</p><p>解 析:在吸收国际社会工作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和当前社会工作的发展特点,在社会工作者的伦理守则建设方面应当注重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相结合;(2)本土社会的伦理实践与国际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规则相结合;(3)专业实践和政治实践互不冲突。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在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建设方面的基本原则。注重其反映时代特色与本土化原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