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7月27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人称“曲状元”的元代散曲作家是()。</p><ul><li>A:王实甫</li><li>B:关汉卿</li><li>C:郑光祖</li><li>D:马致远</li></ul><p>答 案:D</p><p>解 析:马致远,元代有名的散曲作家,人称“曲状元”。曲词豪放洒脱,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同称“元曲四大家”。其散曲成就尤为世所称,有辑本《东篱乐府》,存小令一百零四首,套数十七套。</p><p>2、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用“中石没镞”来刻画李将军的独特个性,这种人物描写方法是()。</p><ul><li>A:肖像描写</li><li>B:细节描写</li><li>C:心理描写</li><li>D:语言描写</li></ul><p>答 案:B</p><p>解 析:“中石没镞”的意思是将石头射穿,“中石没镞”是一个典故,即李广以箭术和马术见长,有一次将石头当成猛虎,使出浑身力气射出箭,力量之大竟射穿石头。对典故的描写使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这段文字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感情?</p><p>答 案:从“对于姐姐,她生前我没有好好地爱过她,死后也不曾做过一样纪念她的事”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对姐姐的痛切哀思,“她寂寞地活着,寂寞地死去。死带走了她的一切,这就是在我们那个地方的旧式女子的命运”则寄托着作者对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的憎恶与否定。</p><p>2、为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每一层次的意思。</p><p>答 案:(1)第一层:开头至“其李将军之谓也”,该层主要赞扬李广以身作则的高尚品质。(2)第二个层:“余睹李将军”至“诚信于士大夫也”,该层主要赞扬李广不善言辞、忠厚老诚的性格,受到人们的敬仰和爱戴。(3)第三个层:“谚曰”至最后,该层用一个比喻说明李广受人爱戴的原因。</p><p class="introTit">填空题</p><p>1、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p><p>答 案:不尽长江滚滚来</p><p>2、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p><p>答 案:柳暗花明又一村</p><p class="introTit">写作题</p><p>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烈日。沙漠。两个焦渴疲惫的旅人,取出唯一的水壶,摇了摇。一个说:“哎呀,太糟糕了,我们只剩半壶水了!”而另一个却高兴地说:“真幸运,我们还有半壶水!”其实,人生中的许多事就像那半壶水一样。换一种眼光,换一个角度,就有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答案。<br />请依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p><p>答 案:略</p><p>解 析:【写作思路】社会是多元的。换一个角度,需要转变思维,需要勇气和智慧。换一个角度可以有新的发现或创新,可以改变人的心情。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换一种眼光来看,盲目地换眼光会使人走入极端,失去判断问题的依据。【经典事例】<br />1.一百多年前,美国曾掀起淘金浪潮,许许多多的人为使自己富裕起来,纷纷涌向淘金地;另有极少数的人不去淘金,他们为使淘金者快速到达目的地办起了客运公司,为使淘金者生活便利办起了百货公司、邮局、娱乐场。几年后当大部分蜂拥而去的淘金者依旧是穷人的时候,这些极少数未随大流的人却富了起来。<br />2.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儿子,一个卖伞,一个刷墙,这使老太太天天提心吊胆,闷闷不乐。因为天晴的时候她担心伞卖不出去,下雨的时候她又发愁无法刷墙。后来一个聪明人告诉她:“要换一个角度想一想,下雨的时候伞卖得多,天晴的时候墙刷得好,什么时候都不错。”老太太听后,天天笑逐颜开。<br />【名人名言】<br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br />2.一本《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br />3.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是大而酸的,另一种就是小而甜的。一些人拿到大的会抱怨酸,拿到甜的会抱怨小;而有些人拿到小的就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的就会感谢它是大的。——蔡志忠</p><p>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悠悠岁月中,茫茫人海里,有多少人、多少事,常常会令我们或怦然心动,或沉思良久。<br />请以《不该忘记的》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p><p>答 案:略</p><p>解 析:【写作思路】以《不该忘记的》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不该忘记的,例如对于历史,我们不应该忘记;对于为祖国的解放和安宁作出巨大牺牲的人们,我们不应该忘记;对于朋友,我们不应该忘记;对于美好的品德,我们不应该忘记;对别人给予的帮助,我们不该忘记;作文时,选取一个角度,围绕其展开,注意语句通顺,逻辑清楚。【经典事例】<br />1.牢记南京大屠杀,忘记五千年辉煌历史。<br />2.他为什么要这样辛苦呢?国亡了,他可以逃走,可以隐居,可以平静地终老一生,然而他没有!因为他没有忘记国君的责任,没有忘记亡国的耻辱!在他的心底,铭记着他向夫差俯首称臣那一刻的心痛,铭记着他的子民迎他回到会稽时满眼的泪水!这铭记,使他可以忍受苦胆之苦,柴薪之硬!<br />【名言名句】<br />1.忘记应该忘记的,以破除牢笼;铭记应该铭记的,以洞悉前路。<br />2.跪着的德国人远比站着的日本人要高大!</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办法》强调从哪些方面提升外来入侵物种管理水平?</p><p>答 案:①加强全链条监管;②明确职责分工;③引导公众参与。</p><p>2、文中运用了哪些手法刻画丧子农家寡妇的形象?
</p><p>答 案:通过对农妇神态、肖像、动作、语言的描写,刻画了其形象。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