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每日一练试题07月26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某社区矫正机构的<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28.html" target="_blank">社会工作者</a>在假释人员张苛的家访中得知,他是最近发生的一起DQA的作案者。社会工作者最适宜的处理方法是( )。</p><ul><li>A:根据保密原则,为张某保密</li><li>B:劝说服张某到公安局自首</li><li>C:直接向案发地居委会举报</li><li>D:劝说服张某将所盗财物悄悄返还失主</li></ul><p>答 案:B</p><p>解 析:矫治服务也包括矫治社会工作指的是社会工作者和志愿人员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对罪犯或有犯罪危险的违法人员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使之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其行为模式,以适应正常社会生活的服务。矫治服务包括在监狱中的服务和在社区中的服务,后者又叫社区矫正。在矫治服务中,社会工作者秉持人格平等、与人为善的观念,真诚地对待有罪错者,可以发挥惩罚性行刑起不到的作用,特别是在挽救少年犯方面,矫治社会工作发挥着独特的作用。</p><p>2、小红在接受社会工作者服务半年后,情况越来越好。小红的父母很感激社会工作者,邀请其参加家庭聚会,并希望与社会工作者进一步讨论小红的情况。根据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社会工作者适宜的回答是( )。</p><ul><li>A:“谢谢、我也想和你们聊聊孩子的情况。”</li><li>B:“对不起,周末要加班,再找其他机会吧。”</li><li>C:“不好意思、周末家里有事,下次有机会再去。”</li><li>D:“谢谢、我不方便去,你有时间的话,可以来机构找我。”</li></ul><p>答 案:D</p><p>解 析:社会工作者应遵守恪守公私界限的专业伦理守则,不应随便接受服务对象给予的礼物或其他好处。</p><p>3、区领导深入社区调查研究,一些居民骨干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社区的环境建设,但由于不善言辞,无法清晰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对此,社会工作者计划为社区居民骨干提供培训。下列培训内容中,较适宜的是( )</p><ul><li>A:会议主持技巧</li><li>B:演讲技巧</li><li>C:信息收集技巧</li><li>D:沟通与游说技巧</li></ul><p>答 案:D</p><p>解 析:要想居民骨干能够独当一面,社会工作者就要根据居民骨干的能力给予适当的培训。社会工作者一般通过训绦、实习、示范、阅读文章、观看影音教材、亲身体验、观察、讨论和角色扮演来提升居民骨干的能力,并教导人际关系、主持会议、演讲、组织、资源动员、沟通、管理、带领小组、游说谈判、总结归钠等多方面技巧。题中,居民骨干不善言辞,无法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则要提高其沟通与游说技巧。</p><p>4、马斯洛认为,人类需要从低到高依次为( )。</p><ul><li>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li><li>B:安全需要、生理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li><li>C: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li><li>D: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需要</li></ul><p>答 案:A</p><p>解 析:马斯洛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依次构成需要的层次。以上五种基本的需要又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低级的生理性需要,即第一和第二层;另一类是高级的社会性需要,即第三、四、五层,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处于最高层次。</p><p>5、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劳动能力的鉴定可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提出申请</p><ul><li>A:由医疗卫生专家组成的劳动能力鉴定专家组</li><li>B: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li><li>C: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li><li>D: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户</li></ul><p>答 案:B</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在下列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活动中,体现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的有( )。</p><ul><li>A:将服务对象看成是工作中的重要伙伴</li><li>B:工作中应当认同服务对象的价值观</li><li>C:使用统一的服务方法回应服务对象的需要</li><li>D:向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信息</li><li>E:可以代替服务对象作决定</li></ul><p>答 案:AD</p><p>解 析: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应当接纳服务对象的价值观,而不是认同,8选项不选;不应当使用一般或统一的服务方法,要注重个别化原则,C选项不选;除非万不得已,即使是社会工作者出于好意,一般也不主张由社会工作者代替服务对象作决定,E选项不选。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理解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的各项表现。</p><p>2、社会工作者承担研究者的角色,下列关于这一角色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p><ul><li>A:指专门的研究人员</li><li>B:每一个社会工作者都是研究者</li><li>C:研究者角色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是可有可无的</li><li>D:社会工作者通过对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研究,可以提高专业服务水平</li><li>E:社会工作者通过对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研究,可以发展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与理论,为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li></ul><p>答 案:AC</p><p>解 析:AC
</p><p>3、 为了更好地了解社区居民的感觉性需要,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的收集资料的方法()。</p><ul><li>A:查阅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会议记录</li><li>B:非参与式观察社区居民的日常活动</li><li>C:对社区居民进行面对面访谈</li><li>D: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社区居民的意见</li><li>E:在社区网上论坛收集居民反映的问题</li></ul><p>答 案:ACD</p><p>4、危难的状态包括( )。</p><ul><li>A:个体的基本生活能力受到严重削弱</li><li>B:个体的自身生存受到严重威胁</li><li>C:个体的身体受到严重损伤</li><li>D:个体的生命遭遇危机</li><li>E:个体的心理受到创伤</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危难是因社会或个人原因,个体的身体受到严重损伤、个人的基本生活能力受到严重削弱,致使其自身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以致生命遭遇危机的状态。在当代社会,某些极度贫困者,因经济破产、家庭关系破裂而精神崩溃者,有自杀倾向的人,吸毒成瘾者等都可能陷入危险境地而不能自拔,需要他人救援。社会工作者的目标之一就是帮助他们脱离危难。</p><p>5、某老年医院的社会工作者小李与身患晚期癌症的85岁严大爷建立了信任的工作关系。有一天,小李在与严大爷的谈话中得知他有自杀念头,以摆脱病痛折磨,不再拖累子女。面对这种危机情况,小李应当( )。</p><ul><li>A:根据保护隐私原则,为严大爷保守秘密</li><li>B:根据案主自决原则,不对严大爷的自杀企图进行干预</li><li>C:与严大爷面谈,了解他目前的苦恼和生活状况</li><li>D:劝说严大爷打消自杀的念头</li><li>E:通过医院等有关部门采取特殊监护措施</li></ul><p>答 案:CDE</p><p>解 析:社会工作是在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据专业价值观念、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人或群体走出困境的职业活动。故CDE项正确,B项错误。在社会工作领域,未经同意社会工作者不得向第三方透露涉及服务对象个人身份资料和其他可能危害服务对象权益的隐私信息。严大爷要自杀的念头显然不属于他的个人隐私,故A项错误。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价值观操作原则中的保密原则,注意理解不适用保密原则时的情境。</p>